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能源拖累大宗商品走低

能源拖累大宗商品走低

全文导读

标普GSCI指数在十月份下跌了3.6%。能源是造成10月降幅最大的原因,而农业继续受益于中国需求的回升以及与天气有关的供应问题。
 
在整个能源综合体中,不断增加的COVID-19感染

标普GSCI指数在十月份下跌了3.6%。能源是造成10月降幅最大的原因,而农业继续受益于中国需求的回升以及与天气有关的供应问题。

 

在整个能源综合体中,不断增加的COVID-19感染数量,第二波封锁以及旅行限制对石油需求构成了严重威胁。标准普尔GSCI石油公司10月份下跌了10.9%,反映出未来几个月需求被大量破坏的风险。全球石油库存仍远高于五年平均水平,消费复苏的速度比预期的要慢,并且COVID-19大流行病的复苏可能会导致二次衰退。OPEC +小组计划于11月底举行一次政策会议,并且必须鉴于需求情况不佳,决定是否推迟从2021年1月开始的将日产量提高200万桶的计划。

 

中国在工业金属中的作用的重要性在10月份再次展现出来。与能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标普GSCI工业金属月末上涨2.8%。许多市场参与者认为,以中国冶炼厂产能似乎不可估量,多年盈余和高库存为特征的制旧时代可能最终会终结。标普GSCI铝业本月末上涨5.3%。也上涨。由于矿石短缺和中国不锈钢厂的强劲需求,标普GSCI镍月末上涨4.3%。

 

尽管全球流行病对财政和货币的长期影响以及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但十月份贵金属的表现并不乐观。标普GSCI黄金月末微跌,但年初至今仍上涨20.4%。

 

标普GSCI谷物当月上涨4.3%,年初至今表现良好。在夏季围绕价格的看跌局势之后,近期的供应问题和需求回升使玉米,大豆和小麦受益。在疲软的空间内,棉花和糖在一个月内上涨,而咖啡和可可豆下跌。标普GSCI可可豆涨幅最大,月跌幅9.9%。由于大流行,需求大幅度下降,导致世界最大的可可豆生产国象牙海岸努力从中期收获中出售50万吨可可豆。

 

中国需求的回升继续支撑着十月份的生猪价格。标普GSCI瘦肉猪月度上涨3.9%。然而,牛市在供应紧张的重压下,对美国食品服务业需求的担忧以及由于大流行而在假日期间消费者的食品购买行为的不确定性方面陷入困境。标准普尔GSCI活牛下跌了3.6%。

66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能源拖累大宗商品走低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123075.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中国铁矿石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甜头

下一篇:中国基准动力煤价格小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