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数据怎么看?
2020-02-05 08:40:08|固收彬法|债券
【天风研究】 孙彬彬/陈宝林/王安东/许锐翔(联系人)
摘要:
实体经济数据
预计1月CPI同比4.9%、PPI同比0.1%;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0%,社零同比-10%、投资同比-4%。
进出口数据
202
【天风研究】 孙彬彬/陈宝林/王安东/许锐翔(联系人)
摘要:
实体经济数据
预计1月CPI同比4.9%、PPI同比0.1%;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0%,社零同比-10%、投资同比-4%。
进出口数据
2020年1月出口下降至-6%,进口下降至-10%。
货币信贷数据
预计1月新增贷款3.0万亿、社融4.2万亿、M2同比8.5%。
实体经济数据
1、预计CPI同比4.9%、PPI同比0.1%
肉、菜、果价格环比上涨比较温和。随着非洲猪瘟有所缓和,以及保供给政策效应开始显现,1月虽然是春节月份,但猪肉价格上涨相对温和;同时,鲜菜、鲜果价格涨幅都有所收窄。水产品、蛋、鸡肉价格环比都有所回落。
综合来看,预计1月食品项环比增幅在1.5%至2%,低于历史均值,也低于近年来的春节月份。
预计CPI同比4.9%。非食品方面,近年来1、2月环比最高为0.7(2014年春节也在1月),均值0.2,考虑到2019年1月基数不高,这里我们假定2020年1月CPI非食品项环比0.6至0.7。那么,综合来看,预计2020年1月CPI环比0.8%,同比约4.9%。
未来食品项上行压力可控,需求不足效应显现。非典期间,食品项在2003年3月、4月都有明显上升,但主要缘自低基数,食品项环比持续下降(甚至低于季节性),当时疫情对于食品价格的影响并不大,整体还偏向负面。
本次疫情短期内会限制农产品供给,这对于物价构成一定的压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不足的问题会逐步显现,特别是餐饮业的需求会受到明显压制。同时,随着复工到来以及政策对于供给、价格的调控,那么春节之后的2、3月CPI食品项环比可能整体还是维持下跌态势。
非食品整体大概率回落。从非典时期来看,非食品项中主要是医疗保健项目在疫情推动下明显上升,其余项目受疫情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本次疫情虽然会对复工产生影响,但由于交通管制以及户外活动大幅减少,需要不足的情况下价格整体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综合来看,预计2020年2月、3月CPI将明显回落,预计降至3.8%、3.0%。
预计PPI同比约0.1%。1月PMI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走势出现背离,平均来看PPI环比在0.1%左右,对应同比0.1%。从布伦特油价现货、南华工业品指数拟合来看预计PPI也在0至0.3附近。整体来看,预计1月PPI同比在0-0.1%。
疫情期间企业生产会受到明显影响,需要不足将导致工业品价格存在下行压力,目前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已有显著回落,南化工业品指数也已回落至2150点附近。如果未来两个月布油维持在55美元、南华工业品指数维持在2100点,那么PPI可能会提前转负,2月、3月PPI同比增速预计在-1.2、-1.5%左右。
2、前两个月工业增加值预计降至0%
非典期间工业增加值由3月的16.9%降至5月13.7%,降幅约3个百分点。此次疫情关键在于物理隔断。
1月疫情与春节假期重合,工业生产实际受到的干扰较小。进入2月,影响全面展现,虽然考虑春节之后完全复工一般到正月十五左右,但是因为目前全国的状态和疫情进展,2月整体负面冲击依然较大。
假设没有疫情的情况下1-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6.9%,因为疫情冲击,2月中下旬整体复工迟缓或者开工严重不足,那么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降至0%附近。
3、预计前两个月社零同比降幅10%
非典期间社零同比增速由3月的9.3%大跌至5月的4.3%,显示疫情对消费会形成明显的冲击,主要的原因多数消费通常需要人员聚集,但疫情会显著限制人员外出。如果本次疫情高峰在2月中旬,那么消费可能在整个2月都不会有明显改善,从方向上来看前两个月消费增速会明显下降。
具体可以做如下测算:理想情况下如果没有疫情发生,前两个月消费增速维持前期水平8%,约7.1万亿元,按此前历史来看1月占比约53%,2月占比47%。
疫情对经济真正产生影响是在春节后,假设1月24日之前消费维持原来的增速;春节黄金周期间消费量减半(理论上1.1万亿元,预计降至6000亿元),这样得到1月消费额约3.3万亿元,下降13%。
2月预计全月都会维持这种状态,除生活必需品(约占20%至30%,如粮油、日用品等)之外,其他消费(如汽车、地产相关、奢侈品等)销售额下降30%[1],则2月销售额约2.5万亿元。
综合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两月同比增速可能下降10%。当前疫情拐点未现,居民外出大幅减少;虽然网购会有一定的弥补,但由于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而增幅有限;而且非典期间即便是必需品销售增速也有下滑。
4、预计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4%左右
受疫情影响,各省市延长复工时间,普遍延长假期一周。
1、2月共37个工作日,但正常复工可能也要到正月十五左右,如果正月十五前后无法有效开工,则投资方面的影响最大。
当然,疫情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三个主要分项的影响并不一致,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1)对基建来说,1月地方债共发行7850亿元,其中专项债4960亿元,一般债2890亿元,且全为新增地方债。从专项债项目投放上看,基建相关项目占比大幅提高;此外,还有50只左右专项债可以用作资本金,具有撬动作用。因而,对基建来说,资金并非制约因素,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开工和开工强度。
(2)对于地产而言,还需要考虑地产的融资压力和资金链水平。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地产投资基本未受影响。但此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地产所处的周期阶段不同,2003年地产商品化刚刚启动,一方面,地产景气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并不大。从资金来源结构看,由于商品房预售尚未发展,因而地产企业资金对于销售的以来程度并不大。
当前我国地产向下的均值回复压力较大,地产企业融资收紧,对销售回款的依赖性增加。我们从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的日度数据观察,春节假期结束后,由于疫情影响商品房销售还未启动。制约房地产销售回款,从而加剧地产企业资金压力。
总的来看,地产投资一方面受制于复工推迟;另一方面受到销售端、也就是融资端的制约,因而,疫情对于地产投资的影响可能较大。
除此之外,还需要展望未来,由于地产融资本身处于紧平衡状态,疫情冲击是否会给地产投资带来延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3)对于制造业投资,需要分行业来看:此前,制造业投资有所回暖,主要是中游行业如装备制造行业的回暖。疫情对于下游消费的影响是最为直观的,因而将中断下游的复苏进程,从而影响中游的制造业投资回暖。
除了分项进行推演,我们还可以从资产价格表现进行验证,此前螺纹钢产量、库存以及价格均有所上行,体现的是以下游地产投资为主的韧性,也引发了经济小周期自发企稳的讨论。2月2日以来,螺纹钢、以及南华工业品指数大幅下行,目前均跌至2019年8月中旬左右的位置,侧面印证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压力。
综合来看,我们以复工影响为基础,从具体分项进行调整,预测2020年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下行4%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可能是主要的下拉项。
[1] 乘联会崔东树:1、2月份车市下滑幅度或在25%以上,甚至达30%,https://news.smm.cn/live/detail/101022761
进出口数据
1、预测1月出口下降至-6%,进口下降至-12%
有关疫情对于进出口的影响,我们分几步进行分析。
(1)首先考虑春节效应:2019年春节在2月5日,对于出口的影响主要在2月;2020年春节在1月25日,因而对于出口的影响主要在1月,由于春节效应,对2020年进出口增速将会形成12月高,1月底,2月高的格局;由于疫情推迟了复工,1月的春节效应将更加明显,由于复工的强度存疑,2月数据的反弹可能也并不强。
(2)一方面,由于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海外整体需求处在小周期回升状态,近期公布的美国1月ISM PMI上行至50.9,前期markit PMI持续上行。尽管海外需求企稳回升,但由于疫情影响,仍然可能对我国出口带来结构性影响。
(3)考虑疫情对于进出口的影响,从2003年的情况看,我国加入WTO后,积极纳入国际分工链条,进出口持续上行,疫情对于进出口的影响有两大特征:①由于主要冲击内需,因而进口的下行幅度要大于出口;② 疫情对于出口具有滞后影响:““非典”疫情的滞后影响主要集中在出口、就业和农民收入三个方面。“非 典”期间,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有些流失的订单已经无法弥补。——2003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4)此外,还需要考虑国际社会的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列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前宣布过5次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是2009年H1N1流感(俗称猪流感)病毒疫情;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病毒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2018-2020年刚果(金)埃博拉疫情。
其中,2009年H1N1流感病毒时期,受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主要是美国和墨西哥,但由于全球经济刚好处金融危机结束后的复苏时期,周期力量战胜疫情冲击,两国出口均有所回升;值得借鉴的可能是2016年寨卡病毒对巴西的影响,我们发现疫情对于出口确有长期影响,但短期内仍然是进口所受影响更大。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预测2020年1月出口下降至-6%,进口下降至-10%,2月出口继续下滑增速大约-6%,进口继续下降至12%。
货币信贷数据
1、预计新增贷款约3万亿
从票据承兑发生额来看,我们预期12月份表内外票据净融资额约为4200亿元,相对去年同期8947亿元有较为明显的下滑。
细分来看,表内票据贴现预计约为3500亿元,表外票据融资规模约为700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约1600和3000亿元。
由于疫情正式对经济产生影响是在春节前后,对信贷投放预计影响不大,因而我们整体维持之前的判断,1月新增贷款约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在2月会集中显现,可能对经济活动和信贷投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政策对稳增长的诉求会明显增强,国开行亦发行了战疫专题债券,那么我们不排除未来大行、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可能性。综合来看,2月新增贷款应该还是会高于去年同期,约为1万亿元。
2、预计新增社融4.2万亿,M2同比为8.5%
1月份有9551亿元新增政府债发行,2873亿元到期,净融资约为6678亿元。12月企业债券净融资约4800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净融资约550亿元。
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2月信托成立规模明显下滑,净融资继续收缩,预计规模收缩可能在1200亿以上,委托贷款预计信托贷款规模相当。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12月新增社融4.2万亿(去年同期4.68万亿),叠加去年高基数影响社融同比增速可能会显著下滑至10.3%左右;2月社融预计1.2万亿元。
M2方面,考虑到1月贷款、非标+债券投资分项均有所走弱,同时地方债放量发行回笼流动性,预计1月M2增速会下滑至8.5%,2月份预计持平或小幅下行。
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超预期,政策不确定性。
固收彬法是孙彬彬带领的固定收益研究团队成果分享平台,致力于为市场带来最接地气的研究产品和服务,感谢您的关注!
重要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平台所载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1-2月数据怎么看?》
对外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05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孙彬彬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3
陈宝林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80002
本文标题:1-2月数据怎么看?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79764.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1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6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