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中粮视点】豆粕7-9月差的思考

【中粮视点】豆粕7-9月差的思考

全文导读

第二,5-6-7月大豆到港预期为990万吨-1000万吨-980万吨,月均990万吨,与巴西创纪录的装运情况相符,目前市场对此分歧不大。纵向对比来看,我国进口大豆到港压力最大的时候是2016/17

第二,5-6-7月大豆到港预期为990万吨-1000万吨-980万吨,月均990万吨,与巴西创纪录的装运情况相符,目前市场对此分歧不大。纵向对比来看,我国进口大豆到港压力最大的时候是2016/17年度,正好也是5-7月,海关口径下月均进口量为911万吨,也依然低于本年度进口大豆到港量。彼时油厂大豆、豆粕和豆油库存水平及走势,以及与本年度的对比,可以参照上面的库存走势图,相对乐观的是本年的库存基数低。

第三,而比较令人担忧的是豆粕和豆油需求能否支撑起如此巨大的原料到港量。2017年5-7月的周度平均压榨量约180万吨,峰值约195万吨,月度压榨即使按照月均800万吨计算,每个月大豆库存累190万吨,7月底大豆库存将达到920万吨左右,油厂会面临大豆胀库的考验。其次是按照月均800万吨的大豆压榨计算,豆粕每月新增供给将达到约630万吨,现在的豆粕需求环境,首先5-7月不是需求的旺季,豆粕需求利多的因素可能包括二季度新生仔猪量环比、水产投料环比增加,利空的因素可能包括猪价下跌后压栏心态有所改变、疫情期间肉鸡苗补栏减少的影响开始体现,总体上来说需求还不具备爆发的基础,豆粕表观需求月均能达到580万吨可能已经是偏乐观的预估了,可以比较确定的是豆粕库存将会累积,如果按照月均50万吨的幅度累库存,那么7月底豆粕库存将要刷新2018年140万吨左右的记录水平。

第四,不过也需要指出的是,5-6-7月进口大豆可能有部分大豆是储备进口而不是商业进口,导致油厂的大豆库存压力可能会低于我们的预估。

第五,从节奏上来看,整个市场的库存压力开始增加的时候是价格承压最重的时候,也就是近期这段时间了。开放的市场最终通过价格解决供需的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

46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中粮视点】豆粕7-9月差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96336.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快讯:上海原油盘中跳水跌逾4%

下一篇:豆粕视点:聚焦美豆春播 供需报告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