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需求不足 白糖上行阻力较大

需求不足 白糖上行阻力较大

全文导读

需求不足
ICE原糖5月合约实际交割量创下单月历史最高纪录226万吨,主要原因在于糖价跌至近13年低位吸引大量买盘,推动原糖期货合约集体反弹。对于郑糖而言,短期主要影响因素为

需求不足

ICE原糖5月合约实际交割量创下单月历史最高纪录226万吨,主要原因在于糖价跌至近13年低位吸引大量买盘,推动原糖期货合约集体反弹。对于郑糖而言,短期主要影响因素为进口糖成本与数量,随着节前做空情绪释放,短期郑糖存在反弹诉求,但考虑到后期去库存速率同比放缓的压制,中期反弹承压。

原糖将进入中长期筑底阶段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食糖消费受到明显抑制,出口预期更加悲观。对于主要出口国巴西而言,2019/2020榨季累计出口1950万吨,同比降低2.27%;泰国出口量或降至500万吨,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印度出口进度明显放缓,市场预计2019/2020榨季出口量仅为450万吨,较前期预估减少了近五分之一。事实上,糖作为生活必需品之一,疫情对各国消费影响或低于预期,但贸易不畅导致主要产糖国库存积累与出口压力后移。

产量方面,2019/2020榨季主要产糖国中除巴西同比小幅增产2.6%至2980万吨外,印度与泰国均因天气干旱出现减产。其中,泰国产量仅为827万吨,同比下降43.28%;印度产量为2580万吨,同比降低19.8%。而在油价重挫与市场预期巴西糖醇比大幅提升的背景下,2020/2021榨季全球食糖供应将增加,2019/2020榨季供应紧张的现象难以持续。整体来看,需求有待复苏,叠加供应恢复预期,国际糖市供应缺口收窄将持续施压糖价,基本面缺乏利好,原糖或进入中长期筑底阶段。

国内市场,春节过后,由于疫情影响,市场普遍预期上半年我国食糖进口量缩减,但实际进口量远超预期。海关数据显示,3月我国进口8万吨,同比增加2.4万吨,增幅42.86%,2019/2020榨季截至3月底我国累计进口糖139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无论单月进口数据还是当前榨季进口总量,均保持同比放量态势,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原糖价格大幅下挫。虽然五一假期前原糖价格有所反弹,但5月22日后我国食糖进口贸易保障税大概率取消,配额外进口食糖税将由85%恢复至50%,因此上半年我国食糖实际进口或超预期。

深度贴水的郑糖短期存反弹诉求

春节后我国食糖现货报价维持跌势。数据显示,4月广西白糖集团现货报价维持在5300—5600元/吨,月环比下调150—250元/吨至榨季低位区间。企业去库存积极,但成交量萎缩。一般情况下,柳糖现货合同价与活跃合约收盘价之差在300元/吨以内,但4月以来SR2009合约期价由5500元/吨附近连续下挫至4762元/吨的低,跌幅约738元/吨,导致基差迅速扩大,并在4月28日达到近6年以来的高点687元/吨。短期来看,期价深度贴水将吸引做多资金拉升期价以修复基差。

另一方面,去库存速率同比放缓,压缩糖价反弹空间。3月我国食糖工业库存504万吨,同比增加4万吨,基本维持平衡,环比增加23万吨。整体来看,3月食糖工业库存仍处在上升期,但随着国内主要产糖区提前收榨,库存增幅大幅放缓。从消费端来看,目前食糖已经进入纯消费期,工业库存也将进入季节性回落阶段,随着气温回升,消费旺季的利好将提振食糖需求。但考虑到3—5月是传统消费淡季,而疫情影响下含糖饮料滞销以及饭店餐馆关停,使得国内整体消费受到一定影响,需求不足。因此预计5月食糖去库存速率同比将放缓,中期食糖价格上行承压。

总之,短期郑糖或以反弹为主,但考虑到去库存速率同比将放缓,中期来看,仍不利于糖价走强。

(作者单位:长安期货)

43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需求不足 白糖上行阻力较大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95131.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四大矿山发运平稳 铁矿石供应过剩难以改变

下一篇:沙特提价了 油价却冲高回落!黑色系短期有望维持偏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