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进口量降低30%,菜粕价格能否借“缺货东风”起飞?

进口量降低30%,菜粕价格能否借“缺货东风”起飞?

全文导读

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菜籽、颗粒粕GMO证书审批发放普遍延长15—25天,春节前及春节期间到港的三船菜籽均等待商检还无法加工,不确定性影响中国对后期菜籽、颗粒粕买船的积极性,导

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菜籽、颗粒粕GMO证书审批发放普遍延长15—25天,春节前及春节期间到港的三船菜籽均等待商检还无法加工,不确定性影响中国对后期菜籽、颗粒粕买船的积极性,导致3月以后菜籽买船量较少。中国水产养殖启动后,国内菜粕供应可能偏紧。

截至2月初,统计两广、福建、华东区域菜籽库存合计42万吨,同比持平。菜粕库存合计2万吨,过去4年均在5万—7万吨之间,受春节前两周下游积极提货和菜籽商检延迟影响,菜粕库存同比明显下降,且低于过去4年同期。

预计2—5月期间,菜籽进口量合计100万吨,2018年137万吨,2017年171万吨,2016年159万吨。颗粒粕进口量20万吨,2018年37万吨,2017年28万吨,2016年11万吨。菜籽、颗粒粕进口量合计同比降低33.3%。大豆进口量合计2800万吨,2018年2770万吨,2017年2950万吨,2016年2534万吨。本年度进口量2800万吨中包含中国从美国已经采购的部分大豆,约700万吨。市场预期700万吨的大豆中将部分用于国储,部分用于压榨供应市场。2—5月进口大豆可供压榨的量预估在2500万吨左右,同比降低10%。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去年10月至今年1月期间中国豆粕出货量合计2365万吨,同比降低5.2%。春节后大部分猪瘟疫区已经解封,但市场调研的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数据大幅减少,降幅较大的地区包括东北三省、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地区,存栏降幅均在40%左右,疫情持续影响养殖补栏心态。预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猪饲料需求降低、其他饲料需求提高,蛋白总需求将同比降低15%左右。

2016年菜粕5—9价差最终在4月底收于-160附近,由于2—5月期间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加25%,导致国内饲料蛋白原料整体供应严重过剩,价差最终收于多年低位。2017年菜粕5—9价差在2月下旬出现最低-50附近,由于2—5月期间大豆进口量在2016年同比增加25%的基础上,进一步同比增加16%,国内依旧过剩。本年度菜粕5—9价差过去3个月在-50至0区间波动,目前价差-30左右。

图为菜粕5—9价差历史走势(单位:元/吨)

综合来看,2—5月期间,本年度菜籽、菜粕进口合计进口量同比降低30%。大豆进口压榨供应预计同比降低10%。2019年上半年中国蛋白需求同比降低15%。整体蛋白供应压力相比2016年和2017年小很多,同时菜籽、颗粒粕进口供应同比降低30%。预计4月前菜粕5—9价差表现将强于2016年和2017年同期水平,建议尝试买入RM905卖出RM909套利交易。(作者单位:申银万国期货)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76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进口量降低30%,菜粕价格能否借“缺货东风”起飞?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12601.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节后冲高回落,螺纹钢后市还能保持乐观吗?

下一篇:“寒冬”褪去,“天胶”的春天或许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