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 > 分析师:美国降息通道开启概率较小 降息暂不适合中国

分析师:美国降息通道开启概率较小 降息暂不适合中国

全文导读

2019年以来全球贸易局势逐步升温,市场多数对全球经济增速下降中逐渐持悲观态度,多家央行纷纷降息,目前似乎有拉开“降息潮”的趋势。
尤其是7月底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随即

2019年以来全球贸易局势逐步升温,市场多数对全球经济增速下降中逐渐持悲观态度,多家央行纷纷降息,目前似乎有拉开“降息潮”的趋势。

尤其是7月底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随即新西兰、泰国、印度等国央行紧随其后,他们主要姿态是以应对全球贸易问题再次加重及本国经济下滑风险,另一方面则担忧货币汇差加大给予市场游资炒作空间。毕竟今年降息的央行以新兴市场国家居多,在其经济发展结构并不牢固的基础上,随从降息和跟风降息是福是祸值得警惕。

由此,有关我国央行降息的呼吁、争论乃选择面临挑战乃至严重考验。我国作为新兴市场中焦点和重点国家,在“降息潮”中尤其是美联储降息之后我国是否需要随从降息是值得深入研究、论证。

1、美国降息通道开启概率较小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美元贬值乃美国策略核心所在,这利于美国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特朗普曽多次指责美联储,并表示不希望看到强美元;但年初以来美元总体震荡上行是事实也因此成为美元贬值恼怒之事,特朗普的发飙具有美元贬值的急切性的需求与压力。

今年市场炒作美国经济增速偏下行,尤其是近期美国个别指标下滑,市场多数对美国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然而,透过美国主要经济指标观察,尤其是美国第二季度2.1%的经济增速,虽然其低于前值,但仍属于均衡增速和常态水平;加之就业市场较为稳健,股市主动调整并消除泡沫;虽制造业PMI有所下滑,但依然连续3个月稳定在荣枯线水平,优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较出口同比增速下滑,连续3个月为负增长;而投资与消费正保持稳定;这些说明美国当下的经济自身的基础仍在,但外部风险正在扩大。

美欧两大经济体比较之下的强劲优势足以保全美元的货币地位,这不难让人猜想舆论导向或在协助美元下行的取向;毕竟美国推进美元贬值策略实施难度较大,而鲍威尔对此次降息解释为保险性降息,其主旨更意在顺应市场预期,这会缓解美元向上的压力,市场最终凸显美元手法的老道,压制美元上行与美元贬值取向的本质显而易见。

图1:美国季调后GDP季度年率

本次降息为美国自2008年以来首次,其目前2.25%的目标利率水平依旧处于较低利率的水平。从现实来看,在美联储降息前后;土耳其降息425个基点的极端与新西兰降息50个基点的超预期行为更说明美联储的影响力深远,以致多家央行紧随其后,进而表明美国外部结构面临的风险实际大于美国内部因素,外部环境越乱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则越强。

但其一旦打开降息通道,外溢性打击风险随之放大,这是与美国当下保护自身经济的意愿相左且不可承受。美国对应宽松政策的工具非常之多,且其应用与配合经验丰富;加之商品市场调控手法娴熟;特别是最近金涨保护资本与油跌为制造业托底的对比凸显美手段多样化与全面化。因此,美联储再次降息的预期存在但空间较为有限,开启降息通道的概率相对较低。

2、我国经济基础夯实 短期调整仍存在不妥

我国月初对于美联储降息有所回应,8月1日央行发布信息表示,我国目前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从数据上来看,当前我国经济较为良好,GDP增速趋缓于6%水平上方,这符合我国2019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其中分项指标显示,第三产业贡献稳定;第一产业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至3.3%;7月制造业PMI公布值49.7好于前值,趋近于荣枯线;6月规模以上的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至6.2%;通胀指标最新公布为2.8%,整体稳定;贸易出口下滑,外资投资有所减少,国内投资放缓,消费增长明显。

我国市场货币投放量持续增长,但外汇储备与房产占主体,长端资金对企业的支撑较为有限,股市所代表的资产价格表现并不突出,企业进一步融资的能力匮乏,市场整体流动性略差。我国房地产钢铁等支柱产业基础较为牢固,这是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依托,加之“一带一路”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地位越来越强,目前经济增速6.2%这一水平是比较有质量的。

图2:中国GDP季度年率

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我国在2012年降息两次以及2015年一轮降息通道,之后一时间点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特别是通胀水平在2%水平下方,通货紧缩风险上升;降息意在释放流动性与刺激经济,减少社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目前我国短期贷款利率为4.35%,这是我国利率历史最低,且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稳定性普遍差于我国,且利率水平偏高,这能给予资金充足炒作空间;因此其降息是有保护自身经济及保护本币汇率稳定的必要性;而我国现在的经济状况以及通胀水平都较优,并且本币市场的信心支撑是关键,短期跟随尚有些操之过急。

3、中国和美国通胀需求不同 跟随降息暂不适合我国

一直以来稳定通胀是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美联储此次降息也声明其通胀持续表现低迷。2019年美国季调后CPI年率一直处于2%水平下方,但季调后核心CPI年率始终稳定2%水平偏上,这说明能源CPI对美国通胀指标拖累比较突出;而就美国当前世界第一大产油国的地位来看,其调控油价的能力今非昔比,这或是美间接调整CPI的表现来迷惑市场的手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美国将计算机方面与信息技术两项高科技产业列入其CPI指标分项统计,并且这两项指标长期负增长,这说明美国隐性通胀较高。2012年美联储将核心PCE年率涨幅2%定为长期通胀目标,并认为PCE能更全面、稳定的衡量美国通胀;6月美国核心PCE公布值1.6%,较前3个月有所回升,是否企稳有待后续观察。

综合来看,美国的通胀率表现偏差但实际较温和,这也正暗合鲍威尔对本次降息的保险言论,稳定并提振的通胀水平或是美联储的政策调整需求并给予强美元压力;毕竟美国对石油行业即能源通胀的调控能力突出,降息周期开启或大幅降息关联通胀真实性需谨慎考量与论证。

图3:中国和美国通胀与利率对比

今年3月我国CPI年率回到2.0%水平上方并持续温和增长,最新7月数据为2.8%,这一通胀水平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并且根据其分项显示,食品价格通胀是推动我国CPI指标走高的主要因素,其它分项表现的较为稳定;而我国消费水平偏好,但食品价格暴涨凸显,农产品期现货炒作进一步拉高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却是阻碍。

因此,单从通胀水平来看,我国实际需求依旧在于内在经济结构的调整,降息需求不大,拉动内需与控制食品价格稳定尤为重要。中国和美国近20年利率政策也并没有跟随降息的脚步,自身经济的调节周期与韧性存在,美联储降息是否可持续尚未可知,我国降息应取决于自身经济需求,这是我国经济的特性与个性。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基础稳定;但现阶段结构性调整面临一定的阻力。我国金融业发展是较为成熟的,同时也是对外开放与改革的关键时期,其他国家的教训需要总结,尤其是当前外部经济与贸易环境给予我们较重的压力。

另一方面,货币贬值后我国进口企业面临困境的同时出口企业同样难有增长,企业总体出口的下滑与订单的减少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小企业面临“断层”生存能力不足;加之其它新兴市场国家对我国部分行业商品生产市场抢占,我国企业自身转型以及寻找新的出口方向是急切的重点。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经济基础的巩固与自身问题的改革,以应对外部冲击的风险,合理应用我国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保护促进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盲目跟随美联储降息以及全球降息潮是不可取的。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 金融分析师姜伟男

73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分析师:美国降息通道开启概率较小 降息暂不适合中国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waihui/51152.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欧元多头反复上攻一趋势线失败 目标下探1.1158

下一篇:阿根廷资产暴跌 当年进场抄底的美国基金公司亏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