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2019年178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达1424亿 民企最受伤

2019年178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达1424亿 民企最受伤

全文导读

深圳商报 原标题:去年178只债券违约 民企最受伤
【深圳商报/读创讯】(记者 陈燕青)去年,债务违约频现。根据WIND统计,去年发生违约的债券有178只,涉及金额达1424.08亿元。其中,涉

深圳商报 原标题:去年178只债券违约 民企最受伤

【深圳商报/读创讯】(记者 陈燕青)去年,债务违约频现。根据WIND统计,去年发生违约的债券有178只,涉及金额达1424.08亿元。其中,涉及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超过30家。

根据统计,去年新增违约主体共38家,其中民企达到了34家,占比近九成。首次违约的明星企业就有康得新庞大集团、三胞集团、北大集团等。从新增违约主体行业分布来看,较为分散,包括综合、商贸、建筑、机械设备等。

康得新去年违约债券多。去年1月15日,康得新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兑付资金“18康得新SCP001”,违约本金为10亿元,此后,“18康得新SCP002”“17康得新MTN001”“17康得新MTN002”陆续违约。北大方正集团“19方正SCP002”违约,成为近年来罕见的校企债券违约。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违约主体在违约前评级普遍较高。数据显示,新增违约主体违约前1个月主体评级情况多集中于AA类,其中A以上的企业主体评级达到24家。

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在去杠杆背景下,随着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杠杆很难继续扩张。部分企业经营不佳,融资难度加大,增加了债务违约的可能性;此外,一些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过高,也导致了债券违约的爆发。”

在财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看来,违约事件频发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经济下行背景下,部分管理能力较差、风控能力偏弱的企业现金流紧张;二是去年下半年国内债券、信托项目到期规模较多,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有所加大;三是货币政策整体保持定力,更多通过结构性方式投放流动性,这意味着在行业竞争中逐步被淘汰的企业所面临融资环境整体偏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西南证券国元证券等多家券商踩雷违约债券。如西南证券去年8月代表资管计划向重庆第一中院提起诉讼,被告方为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拟申请被告方就“16皖经02”未能根据约定履行回售义务承担违约责任,偿付债券本金及利息(21160万元)、违约金、逾期利息等。

光大证券表示,发债时,政策宽松,而到期时,外部环境剧烈变化,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导致违约债集中爆发。民企特别是中小民企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在此周期中最为“受伤”。在包商银行事件影响下,未来中小银行的信用供给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收缩,这将对民营企业融资造成不利影响。前期融资过于激进的、业务过于多元化的主体,其暴露出风险的概率更高。

57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2019年178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达1424亿 民企最受伤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75300.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1月新增专项债券发行额或超5000亿 外资行将参与承销

下一篇:六维度评点2019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