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评级资质今日正式恢复 能否夺回市场份额?
2019-11-04 17:00:08|21世纪经济报道|债券
11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数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因违规被暂停业务资格1年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已于今日获得监管口头通知,可正式恢复营业。4日下午,记者致电大
11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数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因违规被暂停业务资格1年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已于今日获得监管口头通知,可正式恢复营业。4日下午,记者致电大公国际相关人士,对方确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将很快对外公布消息。
2018年8月17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继发布公告,暂停大公国际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市的评级业务1年。
其中,证监会理由有四点:一是大公国际与关联公司公章混用,内部控制机制运行不良,内部管理混乱;二是在为多家发行人开展评级服务的同时为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有违独立原则;三是部分高管人员及评审委员会委员资质不符合要求;四是个别评级项目底稿资料缺失,模型计算存在数据遗漏等
交易商协会方面提出的违规理由包括:2017年11月-2018年3月,大公评级在为相关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的同时,直接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在交易商协会业务调查和自律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大公评级向协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表述和不实信息。
其共同点则是:“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
大公国际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老牌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拥有监管部门认定的全部评级资质,其长期主打民族品牌,自称是第一家向全球提供主权评级的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据业内人士介绍,被监管暂停业务之前,大公国际在本土评级市场中的份额处于第3-4位,在中诚信、联合之后,与上海新世纪的位次偶尔轮换。
2018年8月大公国际被罚暂停业务牌照时,市场一度认为此举对大公国际而言“基本上等于死刑”(监管重罚大公:暂停债券评级业务一年 市场人士称“基本上等于死刑”),一方面是有上海远东资信评估公司因“福禧事件”被罚后一蹶不振作为殷鉴;另一方面,市场难有耐心等待大公国际恢复资质且对其市场声誉颇有担忧。此后,大公国际出现人员流失的现象,并且大量AAA客户流向中诚信、联合等头部评级公司。
不过,2019年4月18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公司之一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新控股”)正式入主大公国际,持股58%。
央企股东的加持、评级资质恢复,意味着大公国际已经复活;但大公国际能否重新抢回丢失的业务,获得新生,依旧是一个疑问。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64380.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1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3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7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6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60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