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降价、卖项目、资金紧缺 房企拉响“债务警报”

降价、卖项目、资金紧缺 房企拉响“债务警报”

全文导读

有望在近期登陆资本市场。这两家房企的业务主要位于河北和江西,净利润尚不足10亿元的规模,属于典型的地方性小房企。
发家于安徽的三巽集团、起于常州的港龙地产,也在10月向港

有望在近期登陆资本市场。这两家房企的业务主要位于河北和江西,净利润尚不足10亿元的规模,属于典型的地方性小房企。

发家于安徽的三巽集团、起于常州的港龙地产,也在10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两家企业同样属于百强阵营之外的小型房企。

10月22日,华侨城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将以47.12亿元的总底价转让旗下“苏河湾二期”,该项目的前身是公司在2016年以69亿获取的“地王”。这是10月以来公司挂牌的第二个项目。2019年以来,华侨城已将13个项目公司股权挂牌出让。

近期,SOHO中国也传出将旗下11个共享办公项目——SOHO3Q打包出让的消息。此前的9月,泰禾也继续出让旗下项目。上市、发债、出让项目,房企通过各种渠道谋取资金,皆因当前的融资环境极其紧张。从5月开始,监管层就开始对房企的融资渠道进行严格管理。在一系列政策出台后,私募、信托等渠道已经大大收缩,银行贷款也明显受限。

“今年是最近三年多来最紧张的时候,因为今年的调控政策里面,对融资渠道的限制是最严的。”北京某大型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坚持“现金为王”

前述人士所说的“最紧张”,还有销售不畅的原因。今年以来,楼市调控依然严厉,信贷政策相对紧张,市场也进入下行期。尽管部分城市直接或间接地松绑政策,但总体市场状况并不理想。

10月中旬,绿地集团湖南事业部被曝出强制内部员工买房的消息,并最终得到证实。该公司要求内部员工(包括试用期员工)必须在月底前购买一套绿地湖南的房产,“不完成者将被除名”。

2019年上半年,绿地实现房地产主业合同销售金额1677亿元,仅完成5000亿销售目标的33%。

根据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的跟踪监测的全国50余个重城市,当前已有10余个品牌房企在打折促销,预计四季度房企降价的大趋势将在更多城市和项目上得以体现。

前述房企人士表示,出现降价促销行为,是有房企在四季度冲刺业绩的考虑,同时也因企业开始意识到“救市”无望。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业界普遍认为,这一表态再度奠定了楼市调控不放松的总基调,并遏制了地方政府试图松绑调控的冲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强化销售、保持现金流是今年房企的主要策略,到下半年,这种思路更为明确。总体来看,企业对“回款率”的重视程度堪称前所未有,大中型房企对回款率的要求通常在80%以上。

在华侨城的2019年中报中,强调下半年坚持“回款”才是硬道理,加快项目去化。除了制定灵活的价格和销售策略外,“对于去化难度大的产品,果断决策,积极通过资产证券化、股权转让、资产处置等方式,快速盘活。”

6.1万亿债务压顶

房企的资金状况果真紧张了吗?

从财务报表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房企的销售额普遍增长,多数企业完成全年销售目标较为理想。在融资端,大中型房企的优势也较为明显,个别企业甚至能以不到4%的成本完成发债。

但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趋势并不乐观。以华侨城为例,截至今年上半年,华侨城的负债总额超过千亿,其中短期借款为280亿元,比去年末增加了130%。同期,华侨城的净负债率为106.22%,较年初也有所提高。

“短期债务增加,是近期行业的一种普遍现象,也说明偿债压力正在加大。”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恒大研究院报告显示,2018年下半年开始,房企逐步迎来偿债高峰期。截至2018年6月底,除民间融资和类金融机构贷款,房企有息负债余额约19.2万亿元。从兑付规模来看,2018年下半年到2021年到期规模分别为2.9万亿元、6.1万亿元、5.9万亿元和3.4万亿元。

亿翰智库也认为,2019年至2021年是房企的债务集中偿还期。

该机构指出,从2015年行业宽松至2019年中期行业调控,房企现金流变动趋势大概分为三个阶段:2015-2016年四季度之前,公司债放开,房企扩大融资规模,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流出同时扩大;2016年四季度至2017年,行业调控,融资收紧,债券融资规模降至冰点,现金流入收缩;2018-2019年,行业调控升级,融资渠道持续收紧,叠加债券到期影响,现金流入再度减少。

亿翰智库表示,截至2019年中期,第一梯队的现金占比有明显提升。相比之下,第二梯队房企的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最大,往返于正负数值之间,应警惕销售回款率下降风险。第三梯队的现金流净额转负,意味着企业面临现金回款下降。

“总体收紧、梯队分化”的现象,反映出房企抵御风险的能力存在差别,在市场下行期,其策略也有所不同。严跃进认为,大型房企在融资成本上较有优势,跨周期运营能力较强,系统性风险并不明显;中型房企将不得不放慢扩张步伐,并努力维持资金的平衡;小型房企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更加依赖销售回款,出现资金链危机的概率较高,这部分企业出现风险的概率较大,甚至可能出现债务违约潮。

“最难的时候还没到来,因为今年上半年有一个融资窗口,有一批企业趁机补充了资金。如果融资渠道继续紧缩的话,未来的资金风险有可能蔓延到数百亿甚至千亿规模的中型企业身上。”前述房企人士说。

32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降价、卖项目、资金紧缺 房企拉响“债务警报”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63094.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12万字回复审核最终却放弃 依米康叫停转债有何内情?

下一篇:500亿!史上最大规模银行转债来袭 没钱没股也可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