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从重启回购操作到购买国债 26天内美联储经历了什么

从重启回购操作到购买国债 26天内美联储经历了什么

全文导读

累计金额不等于永久性投放
根据表格统计,截至10月10日纽约联储隔夜回购操作累计投放量共计9600.5亿美元,14天期回购量累计2204.5亿美元,两者共计11805亿美元。
但是要说明的

累计金额不等于永久性投放

根据表格统计,截至10月10日纽约联储隔夜回购操作累计投放量共计9600.5亿美元,14天期回购量累计2204.5亿美元,两者共计11805亿美元。

但是要说明的是,隔夜回购仅仅是临时的流动性操作,当日投放的资金次日需要收回。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9月18日至9月25日,纽约联储每日均投放750亿美元,持续n天也只是注入750亿而不应该是n个750的累积。

不过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隔夜资金是滚动的,连续7天投放隔夜相当于投放了一个7天的回购,但是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来看,9月份和10月初的几次投放除隔夜以外还包含了一定量的14天回购。从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逆回购投放这部分存量达到1800亿元,超过隔夜规模,也传递出了央行维稳的态度。

“美元荒”背后原因众说纷纭

针对近期出现的“美元荒”现象,市场分析众说纷纭,主要观有以下几种:

1、美国企业向财政部交季度税期来临,货币市场基金面临赎回,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下降。

2、季末监管窗口期来临,金融机构对于资产负债表扩张谨慎。

3、美国财政部780亿美元债券拍卖计划在9月16日结算,令大量机构抽离资金用于缴纳国债认购款,进一步加剧美国短期融资市场资金供给紧张程度。

4、美债收益率倒挂令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削减长期美债持仓量,美国银行等一级交易商不得不自掏腰包买入美债,从而令超额储备金长期维持低位,这可能导致隔夜回购利率异常飙升的频率骤增,进而迫使美联储频繁注入资金流动性解难。

5、英国硬脱欧风险下欧洲机构从美国撤离资金。

6、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导致中东国家从美国撤离资金。

7、美股大幅回调导致对冲基金争相筹资填补杠杆投资组合保证金缺口

中信:缩表埋下“美元荒”伏笔

截至今日,“美元荒”的原因尚无定论。不过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对新浪财经表示,结合近阶段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对于当前美国面临的美元荒问题,美联储前期的缩表进程给现在的美元荒埋下了一定的伏笔。今年八月份美联储宣布提前结束缩表进程,从2019年8月1日起停止缩减总的持债规模,从缩表已经造成的影响上来看,2017年底开始联储银行的储备金余额便开始快速降低,当前储备金余额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储备金水平相对较低,美国的政府债务赤字虽然已经很高但是预计仍将继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外部的冲击就容易造成因准备金不足导致美元流动性紧缺的情况。9月份出现的美元隔夜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认为是缩表导致准备金不足的根本原因叠加了国债拍卖结算的暂时性原因。

华创:美国货币政策框架遭受挑战

华创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则表示,此次美式钱荒的背后的原因主要还是美国货币政策框架遭受挑战,在2019年初已经出现过联邦基金利率突破利率走廊上限,利率走廊上限失效。

而这个挑战的本质,是美联储严重低估了美国金融机构对超额准备金的诉求,以及对流动性的诉求和依赖。

回购与买债均已出现,常备回购便利工具或不远

虽然纽约联储的一系列回购操作暂时缓解了流动性危机,但是回购操作的弊端已经显现,本周有3次14期回购到期,总金额为1390亿美元,极有可能再次让市场出现“钱荒”。而对应的,10月8日和10日,纽约联储均续作14天期回购。

因此,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联储表示,将从10月中旬开始每月购买600亿美元美国国债,以重建资产负债表,避免9月货币市场动荡重演。

金融博客Zerohedge的分析称,纽约联储今日进行的十年来首次隔夜回购操作,是美联储抵御美元资金短缺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美元荒”持续出现,还有三种方法可以用:首先是启用回购操作,临时增加公开市场的特别储备;第二是购买国债,即永久公开市场操作,类似于直接量化宽松;第三是采用常备回购便利工具(SRF),在GC回购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超额准备金利率的阈值时,“自动”向银行系统增加准备金。

此前,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达德利也建议美联储引入“常备回购工具”。 “缓冲派”则认为当前的“钱荒”源于银行的合规压力,即银行为达到监管机构对准备金的规定,不便拿出更多资金供给市场。拥有货币政策投票权的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埃里克·罗森格伦指出,美联储应专注于供应足够资金,让银行进一步充实准备金并建立足够大的“缓冲”空间。

目前,回购已经重启,国债也宣布恢复购买,至于未来会不会增加常备回购便利工具,或许不久会有答案。

57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从重启回购操作到购买国债 26天内美联储经历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60716.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信用债年内取消发行规模超2000亿 同比降近四成

下一篇:荣盛发展短债压力迎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