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中信明明:美联储下半年若1-2次降息 国内也可能降息

中信明明:美联储下半年若1-2次降息 国内也可能降息

全文导读

文丨明明 联系人:周成华
全球经济同步性增强,货币政策国际协同性增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货币政策继续向偏鸽方向转变、多数央行陆续开启降息的背景下,若美联储7

文丨明明 联系人:周成华

全球经济同步性增强,货币政策国际协同性增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货币政策继续向偏鸽方向转变、多数央行陆续开启降息的背景下,若美联储7月降息如期落地,阻碍跟随降息的因素正逐渐消解。在美联储下半年存在1~2次降息的预期下,下半年国内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全球货币政策的协同性日益显著。

从M2同比增速来观察可以发现,除中国外的主要经济体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货币政策的同步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的货币政策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这导致了M2水平的抬升而与其他各国背离;从政策利率变化的角度去看,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整体有着相当高的协调程度,并且以相机抉择为规则的逆周期调节特明显;从近期各国央行的动态来看,全球主要央行再次出现了货币政策的共振,持续向偏鸽方向转变,全球货币政策的协同性较为明显。

▍货币政策周期背后是经济周期。

从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2008年之前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较为同步,2008年之后货币政策多为提前操作;从美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货币政策服务于经济周期倾向明显,并且综合考虑经济运行状况并服务于宏观经济的相机抉择规则是美联储实行货币政策的关键;而从欧盟区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其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前后虽说政策目标不尽相同,但两者关系依然紧密并表现相对同步。

▍全球经济同步性增强,货币政策协同难以置身事外。

从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PMI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的经济形势从2017年起重新回归协同;同时从通胀角度观察后发现,中国、美国与欧元区三地通胀水平短期内存在波动性,但长期来看,通胀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协调同步。在全球经济协同不断增强,致使货币政策周期更加强劲的背景下,政策的溢出效应或外部性进一步显化,此时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会随着周期的力量不断强化。

▍阻碍跟随降息的因素正逐渐消解。

2018年以来的数量宽松对宽信用的促进效果仍然十分有限,当前国内和全球经济增长都有所疲累,适当下调政策利率并配合稳杠杆政策有助于实现稳经济的目标。通胀焦点转向PPI通缩,PPI转负将导致企业端面临的实际利率上升,适当降息也成为政策需求。中美利差水平较高,对降息不构成制约。若美联储7月底如期降息,中国央行选择在7月跟随美联储降息是降息时间窗口博弈的占优选项。

▍债市策略:

在美联储下半年存在1~2次降息的预期下,下半年国内降息是大概率事件,而降息方式可能是直接下调公开市场政策利率,或通过推行利率并轨的方式下调LPR利率并传导至贷款利率,最终仍是实现实质降息。我们认为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将在3.0-3.4%区间运行。若有外部利率环境和国内利率并轨的进一步利好举措则预计收益率将迎来向下突破的机会接近区间底部3.0%。

64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中信明明:美联储下半年若1-2次降息 国内也可能降息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47608.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民企债券违约仍甚 不妨引入“信用破产”制度

下一篇:年内地方债发行达3.19万亿 7月份已发行102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