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万亿元债市开放提速 外资流入提升空间较大
2019-04-24 07:40:26|证券日报|债券
本报记者包兴安
日前,中央结算公司与中金所共同支持首单境外投资者使用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落地实施,质押债券规模约0.6亿元。这是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制度首次服务于境外
本报记者包兴安
日前,中央结算公司与中金所共同支持首单境外投资者使用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落地实施,质押债券规模约0.6亿元。这是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制度首次服务于境外投资者。中央结算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拓展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债券的使用渠道,为中国债券市场开放提供新的助力。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加快。今年4月1日,规模达86万亿元的中国债市国际化更进一步,中国债券正式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之一的彭博巴克莱指数。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夯实债券市场的利率定价基础,进而不断提高债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付一夫认为,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可以让境外投资者进入,相当于为国内债券市场引进全球资金,有利于债券市场的资金供应。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债券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位,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投资中国市场就相当于共享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从而寻找到更多的机遇。”付一夫表示,随着外资的不断涌入,中国债券市场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以此来不断完善我国的监管方式与方法,并提高服务质量。
不过,目前在中国的债券中,外资持有比重仍然比较低,占比只有2%到3%的水平。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日表示,我国债券市场吸收的来华投资主要是境外央行等机构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的资金流入。因此,未来境外资本流入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付一夫建议进一步深化债券市场改革,稳步推进开放。他认为,要持续完善监管体系、评级体系与债券市场发展制度建设,要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同时,债市开放应与人民币国际化共同推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此外,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币输出量也在快速上升,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数目开始增多,为此应在发展离岸市场的同时,国内市场的改革也需同步跟进,促进在岸市场成熟壮大。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31664.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1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3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7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6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60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