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 >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赤字、债务和财政政策的潜在影响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赤字、债务和财政政策的潜在影响

全文导读

美联储的政策影响联邦政府的赤字和债务。这些影响可能很大,进而影响未来财政政策的实施。
未来10年,联邦政府预计将继续维持巨额赤字,导致债务进一步累积。根据国会预算办公

美联储的政策影响联邦政府的赤字和债务。这些影响可能很大,进而影响未来财政政策的实施。

未来10年,联邦政府预计将继续维持巨额赤字,导致债务进一步累积。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最新预测,从2020年到2029年,基本赤字将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

尽管这一数字低于自金融危机(2008-2019年)以来的平均基本赤字(约占GDP的3.7%),但仍远高于战后时期(1955-2007年)的水平,当时的平均基本赤字大致为零。

这些不断扩大的赤字的自然后果是政府债务的大量累积。2007年,公众持有的债务占GDP的35%,到2019年升至79%,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GDP的95%。

货币政策、债务和赤字

虽然美联储实施的货币政策并不旨在直接满足财政部的财政需求,但它对赤字和债务的影响却不容小可:

首先,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影响了偿还公共债务的成本。其次,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包括大量持有的美国国债,这缓解了财政部需要从私营部门获得的融资。第三,美联储将其利润交给财政部,财政部将作为政府的额外收入。

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做出了假设。具体来说,它需要为利率设定一个特定的路径来预测债务的长足成本。

最新预测显示,联邦基金年化利率将从2019年的2.3%稳步攀升至2029年的2.7%。相应地,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预计将从2.3%升至3.2%。尽管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美联储将把利润汇给财政部,但它没有提供公众持有的债务将有多少被美联储的银行吸收的估计。

降低利率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7月的会议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扭转了自2015年12月以来加息的趋势。它在9月和10月的会议上再次下调了目标区间。

考虑到这种政策逆转以及国内和全球对政府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压力,有人可能会辩称,CBO目前的预测高估了偿还公共债务的未来成本。当然,估算未来10年的利率可能走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相反,我将介绍利率政策对联邦债务可能产生的影响。

考虑一个极端的情况,即联邦政府能够以零利率发行所有债务。与这种情况相一致的是,我将假设美联储利润转移也降至零,尽管这种假设的影响相对较小。

下图显示的是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估计,公众持有的债务占GDP的比例,并假设从2020年起不存在利息成本(以及美联储的转移为零)。

有两个主要经验。首先,利息成本对债务积累的影响是显著的:到2029年,由于偿债成本而增加的债务约占GDP的17%,这一数字与联邦政府的年度支出相当。

其次,即使政府能够以零成本发行所有债务,到2029年,债务规模仍将占到GDP的78%左右。假设美联储利润转移为零的影响是GDP的2%。也就是说,到2029年,如果债务占GDP的比例保持在当前的预期水平,而不是接近于零,那么债务占GDP的比例将攀升至76%。

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预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政策的影响甚至更为棘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最近重申,其意图是在“充足准备金”机制下运行,以有效实施货币政策。但充足的准备金很难量化。同样,我们可以运行场景来评估潜在的影响。

例如,人们可以预期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会随着货币需求的增长而增长。最近,流通中的货币以每年约6%的速度增长,这主要是受国外对大额钞票需求的推动。

人们可以认为,购买政府债券的步伐将与货币的增长同步。在另一个极端,人们也可以假设,美联储会认为当前的资产负债表足够大,能够有效地执行政策。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的影响如下图5所示。

到2029年,上述两种情形的累计债务将占GDP的6%左右。在第一种情况下,美联储持有的国债占GDP的比重将从2019年的67%上升到2029年的81%。根据第二种设想,到2029年,债务将增至GDP的87%。

人们可以通过评估对美联储转移的影响来进一步调整这些估计,但底线是不变的:这些数字非常大,影响了联邦政府从国内外私营部门获得融资的需要。

美联储的任务是实现低而稳定的通胀,促进最大限度的就业,并维持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实施的政策会影响联邦政府的赤字和债务。这些影响可能很大,进而影响未来财政政策的实施。

23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美联储货币政策对赤字、债务和财政政策的潜在影响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waihui/67515.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兴业投资:多空陷入拉锯 油价现过山车行情

下一篇:施罗德投资:我们正在见证美元的失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