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 > 如何正确应对Libra的威胁? 中央银行要扩大职权范围

如何正确应对Libra的威胁? 中央银行要扩大职权范围

全文导读

作者:辛迪加 文/新浪财经专栏机构 Project Syndicate
导语: 数字货币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上,作为货币体系监管者的中央银行只会关注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引导金融创

作者:辛迪加 文/新浪财经专栏机构 Project Syndicate

导语: 数字货币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上,作为货币体系监管者的中央银行只会关注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引导金融创新远远超出其现有的任务范围。但随着变革的步伐不断前进,它们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尽快扩大自身的职权范围。

本文作者:凯瑟琳娜·皮斯特,哥伦比亚法学院比较法教授,著有《资本的规条:法律是如何创造财富和不平等的》;科-皮埃尔·约什,开普敦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南非储备银行金融稳定性研究员。

Facebook公司在一年内推出新数字货币Libra的计划并未获得多少赞同。监管机构,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都对这一新闻迅速作出了反应,且在很大程度上持怀疑态度。美国国会委员会很快就此安排了多场听证会,而这一事务在上个月于法国召开的七国集团会议上也占据了突出地位。

Facebook作为用户隐私信息监护人的耻辱历史或许有助于解释一些反对声音。然而真正的重磅炸弹是突然意识到数字货币对现有货币体系构成的威胁—不是在未来的某个日子,而是现在。加密货币已经存在了十多年,但没有一个货币的应用能广泛到足以挑战现有秩序。但是有潜力去动员超过20亿月活跃用户的Facebook或许可以改变这一

如今该公司已经发起了挑战,政府则应该利用这一机会去推动设立一种能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数字货币。即便那些当前货币体系的最坚定维护者也会承认它对每个人作用是不平等的。此外,该系统正在技术变革的助推下迅速推进,而其中大部分都未能得到足够监管,以致令消费者面临无法预料的风险。

但事情可不一定要落入如此地步。技术可以推动研发出一套更好的系统。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背后的原始动机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替代性的、不受审查的支付系统。瑞典和新加坡有望建立由本国央行支持的数字货币。在中国,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内的少数几家企业已经为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推出了严格监管和监控的数字货币。在肯尼亚,马里和其他地方,电话公司可以向所有人提供数字支付服务,即使是那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人也能享用。

上述实验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模型。但首先我们必须考虑一个基本问题:国家是否应该允许创设私有货币,还是应该严格限制像比特币和Libra这样的做法,即使因此存在削弱创新的风险?

货币通常由其履行的职能来定义:它是一种交换手段,一种价值储存手段和一种记账单位。美元,英镑,日元和欧元各自履行上述全部三项职能,但并非没有得到来自私营部门的帮助。银行通过信用货币的形式发行私有货币,在支付系统(货币的交换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还提供存款服务,可以视为对价值的存储(假设这些钱款受到保险保障的)。只有记账单位功能——保证一种货币作为纳税法定货币的名义价值——仅仅掌握在国家手里。

鉴于货币的某些定义功能可以被让渡与私人行为者,那么问题就在于这些功能中哪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应当如此。我们不应该赞成将由本国央行支持的数字货币置于所有不同形式的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之上吗?毕竟前者存在众多强有力的规范性依据,作为公共产品,支付系统应按照平等的条件所有人开放。加上借助现代技术,我们终于可以撇掉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从中渔利的中间商(银行)了。

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情况可以反对支付系统的垄断。在理想状态下,由本国央行支持的数字货币可以创设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完全集成、高效的系统。但在现实世界中,即使是微小的技术故障或其他治理失败都可能产生系统性影响。一般而言,单一型系统缺乏多元化系统所具备的弹性,更不用说进一步创新的动力了。

尽管如此,多种支付系统自身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将不同货币相互兑换或兑换成法定货币的交易成本可能极为巨大。自由银行业的历史也告诉我们不受监管的货币体系较易崩溃。

这个难题可以通过为所有数字货币创建一个单一框架来解决,这将为创新留出空间。或者也可以借助通用协议来管理不同系统之间的互可操作性,类似于当年互联网的发展方式。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我们都需要一个新的基础设施来管理公共和私人货币。这些货币应被视为公共产品,因此可以在非营利的基础上获得。它们应该向任何希望开发特定新产品或服务的人开放,只要遵循简单的注册要求就行。根据服务的不同,应对所有产品进行监管以确保货币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降低小型初创企业的合规成本,监管机构可以就新产品的适当监管渠道提供免费咨询,在必要时可以简化监管以避免不必要的监管重叠以及其他低效率因素。

数字货币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上,作为货币体系监管者的中央银行只会关注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引导金融创新远远超出其现有的任务范围。但随着变革的步伐不断前进,它们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尽快扩大自身的职权范围。

(本文作者介绍: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被称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专栏”,作者来自全球顶级经济学者、诺奖得主、政界领袖,主题包括全球政治、经济、科学与文化塑造者的观点,为全球读者提供来自全球最高端的原创文章、最具深度的评论,为解读“变动中的世界”提供帮助。)

69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如何正确应对Libra的威胁? 中央银行要扩大职权范围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waihui/53895.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田洪良:中美贸谈可能重启 乐观情绪推升美元

下一篇:奇牛国际:接连降息后 外界预期澳联储9月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