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 > 黄金T+D收跌,避险情绪减弱;美元美债回落,金价再度逼近1320

黄金T+D收跌,避险情绪减弱;美元美债回落,金价再度逼近1320

全文导读

周三(3月27日),黄金T+D收盘下跌0.18%至287.07元/克;白银T+D收盘下跌0.61%至3598元/千克,创四日新低。美元影响了黄金波动,盘中刷新两周高点至96.9780,随后大幅回落至96.7附近,另外,受

周三(3月27日),黄金T+D收盘下跌0.18%至287.07元/克;白银T+D收盘下跌0.61%至3598元/千克,创四日新低。美元影响了黄金波动,盘中刷新两周高至96.9780,随后大幅回落至96.7附近,另外,受到股市波动和避险情绪起伏的影响,分析师指出,由于经济增长忧虑和经济衰退担忧,周一黄金触及几周来的高点,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基准跌至2017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金价很可能在短期内上涨,今年表现或优于2018年。但在美国经济衰退发生之前,黄金应该不会走高。随着美国周三公布贸易数据,以及周四公布申请失业金人数和第4季度GDP增长,我们预计本周金价将出现较大波动。

现在就按下恐慌按钮可能还为时过早。

收益率曲线可能会因短期利率高企或长期利率低企而出现倒挂。从历史上看,当美联储通过提高短期利率——在某一时刻触发经济衰退——来收紧货币政策时,收益率曲线就会倒挂。

美联储在上周三会议结束后暗示将在更长时间内暂停进一步收紧政策(今年可能不会加息),并宣布最早在9月份结束缩表。美联储此举令市场感到担忧并下调了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展望。因此,长期利率下降。毕竟,如果美联储真能看清形势并且变得更加鸽派,那么投资者最好从风险资产中抽身,将资金配置到美国国债(或黄金等其它避险资产)。

换句话说,当美联储提高短期利率以对抗通胀时,最近的收益率曲线倒挂并不符合经典案例。这也是为什么Sieron认为收益率曲线已经失去了一些预测能力的原因。贵金属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但是美联储知道一些外界不知道的事。如果美联储真的认为经济衰退即将来临,那么黄金吸引力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然而,考虑到美国经济的稳健状况,鲍威尔和他的同事更有可能注意到一些可怕的事——但这些事正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展开,例如欧元区或中国。在这种情况下,黄金仍可能受益于避险需求,但美元升值将限制金价涨幅

现在预测仍为时过早,因而中期看涨黄金的投资者应当按兵不动,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一旦收益率持续倒挂并且其它衰退指标也亮起红灯,就将改变立场。

机构观点:Incrementum AG相信,在熊市环境下,黄金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Incrementum指出,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黄金的表现明显优于所有主要股市。在2018年股市下跌时,黄金同样扮演着避风港的角色。

与此同时,相对于股票大宗商品明显被严重低估。与标普500指数相比,GSCI商品指数(TR)处于197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黄金在经济衰退时期表现出色。一方面,投资者在危机时期寻找避风港,黄金是经典的避险资产;另一方面,许多投资者预期全球央行将实施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所以购买黄金以对冲通胀。

如果美联储未能实现正常化,而美国陷入衰退,人们对央行货币政策的信心可能随之丧失。目前的全球货币体系能否经受住如此严重的信心丧失,这一点值得高度怀疑。

Incrementum认为,我们可能正在进入滞涨的环境。 一旦美联储的正常化进程明显暂停,预计金融资产就会开始贬值。

金银比率近期达到了1991年以来的最该水平。在经历了近7年的上升趋势后,当前这一比率似乎再次触及了一个潜在的转折点。Incrementum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金价和金银比率不太可能同步走高。该比率的走低会显著增加金银市场出现牛市的可能性。

技术分析:黄金连续第二个交易日高开低走,自1个月的顶部进一步调整

① 贵金属停滞了近期的积极上涨行情,并开始从短期上升趋势通道形成的顶端阻力位进行调整;

② 周三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回调下跌,此前处于1个月顶部,尽管在隔夜波动低点之前设法得到一些支撑。

③ 所提到的支撑位与近期贬值1347美元至1281美元的50%斐波那契回撤水平相吻合,现在似乎成为盘中交易者的关键支撑点。

④ 随后的任何下滑可能会进一步扩展至测试趋势通道支撑位,目前接近1309美元区域,如果突破可能会抵消任何近期的正偏差。

50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黄金T+D收跌,避险情绪减弱;美元美债回落,金价再度逼近1320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waihui/24849.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金乾裕霸:黄金周期性震荡 原油短期回调有望破新高

下一篇:美联储暂停加息步伐,亚洲主要央行降息呼声愈发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