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利率意味着什么?
2020-10-13 12:20:03|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外汇
关注资本流入对货币政策的可能影响。疫情之后全球央行大放水,危机过后资本重新流入新兴市场,这与金融危机之后的情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除了汇率之外,还要关注在此过程中资本
关注资本流入对货币政策的可能影响。疫情之后全球央行大放水,危机过后资本重新流入新兴市场,这与金融危机之后的情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除了汇率之外,还要关注在此过程中资本流动如何变化。
金融危机之后面对国际热钱流入,人民币主要通过发行央票、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回笼过剩流动性。如果热钱大规模流入,可能加剧国内资产泡沫,同时会对货币政策形成干扰和制约。
考虑到经常项目顺差回升与出口改善、服务贸易逆差减少有关(可能只是暂时的),同时人民币并未形成单边升值预期,这种情况下应该不会出现金融危机之后的大规模热钱流入;而且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不断完善。
此外,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投资正在退出新兴市场,特别是权益市场表现最为明显。只要不发生资本大规模流入,预计对货币政策应该不会形成大的干扰。
2.5.回顾历史:汇率和利率是什么关系?
(1)2014年之前,人民币单边升值,汇率与利率关系较弱
如前文所述,2014年之前汇率和利率相关度并不高。2014年之前我国国际收支整体呈现双顺差格局,除个别时点外人民币面临持续的单边升值预期,因而无论国内基本面好坏汇率总是往升值方向,这一时期汇率和利率脱钩,并没有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
(2)“811”汇改之后,单边贬值预期强化
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优化中间价报价机制,参考上日收盘价、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明显增加。8月11日人民币一次性贬值1.86%,并在之后出现持续贬值。
而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第二轮股灾爆发的情况下,8月25日央行再度降准降息,一直到当年年底整体呈现汇率贬、利率下的格局。
随着单边贬值预期不断强化、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央行也开始对汇率进行干预。8月31日对远期售汇业务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2015年12月发布三种人民币汇率指数,并多次强调人民币汇率要看人民币汇率指数;2016年2月正式对外公布中间价定价公式“中间价=上日收盘价+篮子货币汇率”,稳定市场预期。
由于此时央行关注汇率稳定,货币政策一度也受到了掣肘,例如2015年4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加上降准信号意义较强,有可能强化对政策放松的预期,这些在一定情况下都可能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加大,资本流出。增多,外汇储备下降。”
2016年年初人民币汇率偏离美元指数急剧贬值引发市场担忧,直至2月29日央行再度降准,释放稳增长信号。
2016年上半年汇率基本平稳,利率则在“周期复辟”担忧下有所上行。6月24日英国公投脱欧通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6.60,美联储加息预期、英国硬脱欧表态、特朗普当选等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不断突破重要关口。
英国公投脱欧后中国央行发布公告稳定预期,同时委外资金驱动利率继续下行,一直持续到10月底,随着“债灾”来临而牛市结束。
这一阶段利率和汇率往往是由共同因素驱动,均反映了基本面、货币政策、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市场开始关注内外平衡,保汇率还是保利率的讨论较多,货币政策虽然同是关注外围,总体仍然保持对内为主的姿态,服从于经济稳增长的诉求,所以最终结果是利率和汇率的双降。
(3)2016年底至至2018年年初:汇率升、利率升
2016年全球同步复苏、美元指数整体走弱、中美利差走阔、国际收支改善,同时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引导市场预期,2016年底至2018年年初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一年多的升值。
随着基本面的企稳,监管开启一轮去杠杆,债券利率从2016年年底持续抬升,直到2018年年初再度回落。
本阶段利率汇率其实都是经济复苏、货币收紧的反映。利率先于汇率上行,不过汇率主要跟随美元指数、中美利差,当时央行也多次跟随美联储加息维持较高的利差。
(4)2018年以来:美元指数、贸易摩擦
2018年以来,汇率和利率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中美关系和贸易摩擦构成汇率重要决定因素,而中美利差对汇率的影响趋于弱化。
可以看到,201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整体跟随美元指数,但经常出现超调甚至背离。
2018年4-9月人民币贬值幅度明显超过美元指数变化,背后是中美贸易争端快速升温;而2018年年底至2019年4月中美和谈、贸易摩擦缓和之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快速升值,一度升破6.70;2019年5月、8月中美经贸关系再度紧张,人民币出现两次大的贬值;2019年年底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一度出现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同时升值的情形。
债券利率方面,2018年以来前期金融严监管的冲击蔓延到实体经济,同时中美贸易战爆发,稳增长压力之下货币政策整体宽松,2019年货币政策整体继续偏宽松但有所节制,四季度猪通胀、库存周期回升一度压制债市,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货币政策超常宽松,5月以来随着经济恢复、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利率走势基本跟随这一时期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变化。
大体而言,汇率和利率都反映了基本面从偏弱到恢复、货币政策由宽松到收紧的过程,两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领先滞后关系。当然,在具体节奏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汇率对利率的制约:
例如2018年8月前后人民币大幅贬值,央行出台一系列宏观审慎措施,同时市场对货币政策能否进一步宽松出现疑虑,利率短暂回调,利率汇率出现背离,但随着10月央行降准释放稳增长信号而结束;
2019年8月人民币破7,但债市则一直维持震荡,随着贸易谈判缓和、猪通胀等因素驱动共同走强。
由于汇率由美元指数、中美关系主导,中美利差对汇率的影响趋于弱化。
总结与展望:未来怎么看?
人民币保持升值空间,短期可能受央行操作影响。人民币兑美元主要跟随美元指数;
美元长期走弱的趋势仍在,所以对应人民币大概率走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之下未来可能还是会有持续的资本流入,这也对未来人民币强势提供了支撑;
同时如果拜登胜选,中美关系或出现一些变化,甚至阶段性缓和。特别是国内货币政策偏向于防风险与适度,对汇率构成支撑。
短期央行降低外汇风险准备金等措施,叠加外围局势变化,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阶段性影响。
利率重点还是关注国内因素。利率与汇率都是来自基本面共同因素驱动,汇率在短期内可能会对货币政策以及利率节奏形成干扰,但趋势上两者基本一致,内外平衡对内为主,所以国内基本面以及对应而决定的货币政策方向,是利率和汇率关系的纽带。
10月10日央行将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下调至零,明确释放出央行不希望汇率过快升值的信号。如果未来汇率形成单边预期、出现超越美元指数的大幅升值,央行可能还会继续干预,例如逆周期因子、加强资本流动管理等。目前对汇率还是以宏观审慎政策为主,传统货币政策仍然保持适度。
进一步思考:汇率问题始终是政治经济的折射,2015年811汇改对应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3月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展开,决定了两轮主要的贬值。期间有一次显著升值2016年12月-2018年3月,但是没有突破2015年811汇改的起点。考虑到外汇风险准备金降为零,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当前国内外因素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在6.7附近是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局面,毕竟对内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版本双循环诉求,维护币值稳定是央行的使命(参见最近易行长的文章);
而对外,中美之间博弈状态尚无显著改变。
所以2015年811汇改的起点,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起点和2019年3月中美达成阶段性共识的位置,是目前观察汇率走向的三个重要位置。
对于利率,2015年以来,两轮贬值对应两轮利率牛市,升值则对应熊市,简单理解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利率压力至少是客观存在。当然,也不能忽视升值中利率下行的可能,只是目前看概率较低。
对债市,还是要紧扣国内基本面和对应的货币政策操作,防风险意味着总体资金紧平衡的格局暂时难以改变,而适度则预示着本轮货币调控周期与以往的区别,对于短期,需要关注货币政策操作对于资金面的影响,10月是否延续8月以来通过公开市场投放补充基础货币?如果继续超量续作MLF,则债市仍有一定安全边际,当然总体而言,目前债市走向仍然要观察宏观此消彼长的变化。
本文标题: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利率意味着什么?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waihui/118410.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0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5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