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重磅】如果必须背井离乡,你会去往何方?——中国省市的盛衰沉浮

【重磅】如果必须背井离乡,你会去往何方?——中国省市的盛衰沉浮

全文导读

结论很清晰:
1、珠三角与长三角的IPO数量占绝大部分比重,京津冀地区IPO数量显著下滑,极大可能很快失去与前两大经济圈平起平坐的资格。三大经济圈中,谁是远方或许不能给结论,但三

结论很清晰:

1、珠三角与长三角的IPO数量占绝大部分比重,京津冀地区IPO数量显著下滑,极大可能很快失去与前两大经济圈平起平坐的资格。三大经济圈中,谁是远方或许不能给结论,但三者PK,京津冀不是远方,大概率成立;

2、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基本就代表了中国经济实力的核心与大头。没有这三个省,中国经济会有多难看,可想而知;

3、这三个省,恰好就是中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所以,别再争论计划与市场了。哈耶克是对的,任何形式的计划,都会导向混乱和匮乏;

4、以山东为代表的整个华北都空有其表。尤其山东,其IPO数据几乎是断崖式下滑,与其中国GDP总额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的数据完全不兼容;

5、上海余威犹存,但无论横比,还是纵比,均已显颓势,GDP总额也从改革开放时期全国绝对第一,被甩到了现在的10名以外。这次科创版,大概率就是几地交易所争夺资源,中央对上海的一个特殊照顾。但上海总不能一直靠上面?总得检讨问题在哪?

6、北京帝都,实在有愧对全国这么多资源的人为集中与投入。如果没有政治资源在该地的集中,人和钱往那里流,都会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

7、天津作为老牌直辖市,2017年IPO数量仅有4家,在2018年直接挂零,以致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几乎找不到存在感。但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的数据是,2010年—2017年,在常住人口增量指标上,天津竟排名第一。这很难理解,要么是人口数据在造假,要么是优势传销产业的吸引力太大;

8、西部大开发战略退去后,西部地区的表现也是乏善可陈,大多省份数据挂零,哪怕是领头羊重庆,17年IPO有6家,在18年也只剩一家。经济有其自身规律,调配资源,自负画圈、钦点的“造城、”“大开发”,最后多会遭受经济规律的嘲讽;

9、东北地区几乎全线挂零,“直播与烧烤成为核心产业”,投资不过山海关竟一语成谶。西北本就先天不足,后天亦未补,衰微情有可原。但以东北早期投入之大,资源之厚,竟沦落到今日之寒,冷彻骨髓,令人唏嘘;

10、一个疑惑:2018年,江苏省A股上市竟然力压广东、浙江,排全国第一。这个数据太诡异,我找不到太多逻辑来合理解释这种本不应该发生的突变。

4

另一个判断远方的另类指标,是人:人作为一个群体,多数时候是盲从甚至愚蠢的。但作为每一个个体,他们都不笨,他们天然知道该往哪里去。

先看去年各省常住人口增量变化(见下图):

常住人口净增加,有外来人口迁徙流入的功劳,也会有本地人生育的原因。结合各省出生率数据,我们不难做一个八九不离十的归因分析(见下图):

结合上面两图,可以很清晰得出结论:

1、远离中央权力中心的广东,生育率排名仅是居中,但人口增量一枝独秀,遥遥领先,凸显人心向背,珠三角对“人”的强大吸引力。相比中国任何的其他省份(剔除香港、台湾),“不唯书,不唯上”,讲究实际,平和朴实的广东,或更符合“远方”的要求;

2、与广东非常类似的省是浙江,在常住人口增量上也不出意外地排名第二。浙江是中国“江南”的核心地域,那里自古就是中国私营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人文荟萃,“可采莲”,可赚钱,谁不向往?自明代以来,中国首富皆出自江南,绝非偶然;

3、山东人口的增长,几乎就靠“敢生”。生育率上,山东高出其他省份太多,但经济却乏善可陈。有类似特征的省份,还包括安徽;

4、常住人口净流出的省(市),一共六个: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黑吉辽东三省。这六者一个共同的问题在于生育率低,六家生育率全部垫底。差别之处则在于,北京、上海、天津更多是主动选择,户籍收紧,控制甚至拒绝外来人口。而黑吉辽,则是一种无奈的被动流出。

5、黑吉辽纵然悲催,但事实上,北京、上海,尤其天津,经济动能其实也捉襟见肘。这种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与本地较低的出生率联姻会发生什么,不言而喻。中国2012年就已进入人口刘易斯拐点,相信不远的将来,北京、上海、天津就会为当年对外来人口的排斥而心生悔意;

 

省这种行政级别,终究是一个太大的“远方”。我们进一步把视野缩小到“市”这个级别(见下图):

简单概括上图:

1、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球越变越小,坐实它们对人的吸引力在加速下降。没有人,就不会有需求,也就不会有财富创造与未来,而他们的现存人口年龄结构,并不优于绝大多数城市,尤其天津,人口年龄结构在明显恶化。北上天三个城市,开始出台政策,抢人求人的转变,不会晚于5年发生;

2、一线城市里,深圳、广州双星联袂,人口优势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会让珠三角这片区域成为中国当仁不让的“经济核”;

3、一批二线城市在崛起。一线城市的户籍壁垒、过高的房价和生活成本所造成的生存压力对一大批有经验,也有才学的中年人(年轻人其实并不惧怕这些)有巨大的杀伤力,这位二线城市的阶段性崛起留出了空间,杭州、成都、长沙、武汉都是其中的受益者,其中杭州因为制度、商业文化等土壤,在这批二线城市里更具长远生命力;

 

5

尾声

中国政经、人口的核心地带,一直都是中原。

 

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是晋末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原本荒芜的江南之地才得以开发,才有了后来的“江南可采莲”,才有了“悠长悠长的雨巷”,才有了胡雪岩的富可敌国与令人唏嘘的跌宕起伏。

 

至于“衡阳雁去无留意”的珠三角,则长期都是人口稀疏、充军发配的“南蛮之地”。

 

如果你生活在西晋,哪怕是生活在已经南迁的东晋,你都不会相信,一千多年后,你的后代竟然不是在中原讨生活,而是聚集、奔波于原本荒蛮之地的长三角、珠三角(见下图):

按当下全国总和生育率推算,大约五十年、两代人后,中国人口将降至6-7亿,不出意外,这6亿人,应该2亿多生活在珠三角,2亿生活在长三角,1亿左右生活在京津冀,其他少量人口,则散居在广袤的中国其他土地上。

 

即使站在今人的角度,我们也很难知道这些是怎样发生的,更不知道这种演变路径有多大的偶然性。

 

我曾经问过一个一辈子研修经济史的大师级学者:中国缘何会是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地图?江浙、广东有何必然?到底哪里才是我们的远方?

 

他给了我两张图:

随图附带了一段文字:

 

“我一直都坚信,中国千年最大的生产力,从来都不是任何朝廷的“德政”或者任何政府的恤民规划,而是所有普通民众发自肺腑的,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所以,任何不禁锢民众追求财富、追求幸福的地方,就是你应该去的远方!”

免责声明

76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重磅】如果必须背井离乡,你会去往何方?——中国省市的盛衰沉浮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9534.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SMM分析】力拓澳大利亚新建铝土矿山提前投运,针对中国市场扩产1000万吨

下一篇:年夜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