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黑色是否太高 原油是否太低?及一些思维发散

黑色是否太高 原油是否太低?及一些思维发散

全文导读

作者: 夏宇
特别提示:本文根据4月1日交易纪要整理,只是茶余饭后的胡思乱想,且当前并不具备时效性,仅作为思路分享,交流探讨之用,不作为投资依据!
前几天在做一个复盘,突然从盘面中

作者: 夏宇

特别提示:本文根据4月1日交易纪要整理,只是茶余饭后的胡思乱想,且当前并不具备时效性,仅作为思路分享,交流探讨之用,不作为投资依据!

前几天在做一个复盘,突然从盘面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在这里发出来,供大家思考一下:

首先,这一轮大宗商品下跌以来,到底什么品种体现了避险属性?

想到这个问题,我就做了下面这个拟合,就是把近一个月的股市、国际市场的主要品种,以及汇率放在一起做了一个这样的比较。那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首先,股市,无论是美国的,欧洲的,亚洲的,相关性都还是很高的,表现的非常趋同。那么看来在这次疫情引发的市场动荡中,算是一损俱损了。大宗商品我选取了原油、黄金、玉米、大豆这些国际大宗商品,从表现看来,似乎也是一种一损俱损的状态,可能大豆和黄金整体的相关性体现得低一些,但毕竟是正相关。所以,正如我上个月做的那次复盘一样,黄金其实在这一次危机当中,并没有体现出避险的属性。

从国际大宗商品来看,体现得就很明显了,似乎市场正在抽离流动性,持有现金,以度过这次危机,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额外的避险途径了。这是典型的危机的走势。

既然有了这样一张图,大宗商品按说应该至少工业品应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才是。毕竟我做的是国内的期货市场,于是我就想去看一看国内到底是怎么个状况。

于是,就有了下面两张图:

这张图是金属方面的,我选取了国内的贵金属,有色以及黑色的主要品种,最终发现,贵金属是冰火两重天:黄金最强,白银最弱。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白银T+D三天跌去36%,从10000打折到6000的行情。

有色整体来讲也很弱。我当天讨论策略的时候,我还在和研究员打趣,金属里面,按照活跃程度来排,哪个属性最活跃,哪个最不活跃?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高中化学里面的口诀钾钙钠镁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那是不是越赖在前面的金属就越弱呢?因为危机来了,越不好保存的就越会被抛售嘛?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活跃并不代表着不好保存,所以会有一些偏差。

但是这个里面,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黑色是不是太强了一儿?

于是我并不满足与和黑色做这样的比较,把黑色和化工品也拉在一起做了一个比较于是有了下面一张图:

我发现黑色和化工比起来,也只是在近期,才有了同涨同跌的属性,而整体的体现,的确也是强得离谱。

那么,黑色当前太强了?还是说其他品种是不是体现得太弱了?这种相对强弱,是不是有些过了?这就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对于黑色的基本面,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一直有人告诉我需求很好,需求很好。但是我了解到的情况却是很多企业也只是当前需求才好起来,那么前面那么多天走出来的这种强势又是为什么呢?我不清楚这个里面的逻辑在哪里。库存没有走高吗?也不是,就是强。黑色有避险属性吗?貌似没有。只是这个品种在国内比较特殊,但我认为这个品种不一定真的能够强成这个样子。这一点我有疑惑存在。

至于化工的弱势,自不必说,库存高企,需求不振,供应过剩等因素都有,自然是弱了。且原料弱于液体弱于固体的情况,也很清晰。

这个图于是给我一个很强烈的矛盾的感觉,来自于一种相对关系,黑色相对来讲太强太强了,超过了整个工业品的一个大的背景。

于是我就在想,针对这样的矛盾,有没有一个多化工,空黑色的策略出来。或者这样的一个策略的绩效到底怎么样?

这就让我无意之间关注起了我自己手里的两个单子:一个是3月13日开始我尝试建立的沥青的多单,以及3月19日开始持有的热卷的空单。沥青的单子建立,是有一些私心的,因为在19日又有加仓,我认为按照产品管理周期来讲,那个时候的沥青在这一年中应该逐渐处于一个价格低位了。之所以没有选择原油,逻辑我在前面一篇专门讲原油的单子里面也讲过了。

黑色里面有热卷的空单,纯粹是多强空弱的自然选择结果。如果要讲基本面逻辑,就是热卷所涉及的下游产业,整体需求并不好,理应比螺纹钢更弱。

当然,这两个单子的形成,我并没有去想这样的逻辑,阴差阳错就有了。截止到清明节前收盘,我却发现这样的一个组合收益貌似还不错。

当时在做这个分析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就在想,化工里面什么最便宜呢?于是我看到了2字头的乙二醇……以及1字头的沥青……这两个品种的价格,相对来讲是偏低的,而黑色的价格是偏高的。所以,我当时提出了一个思路,有没有一个这样做相对强弱的可能。

我认为化工这边,放在一个长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黑色我不了解,于是交给了专门的研究员解决黑色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我会认为热卷是一个比较好的做空品种,因为相对而言,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之下,需求我认为不会太好,如果你说要转产,转产之后就有需求了吗?

于是开始在公司提出关注这样一个空黑色和多化工的套利对。

当然,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有另外一个规律做支撑:也就是油价下跌第12周开始,国际活跃的钻井数量将会和油价同步变化。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

这是我一直跟踪的一个数据,我认为基于此,后面即便需求不振,原油市场上也会出现生产活动主动减少的情况,这个和OPEC是不是减产无关的,这是一种被迫减产。当然,当前这些国家貌似又开始空前团结说要减产,把美国都拉进来了,把这样一种被动减产说得那么堂而皇之了而已。

我之所以没有选择原油还是我前面某篇文章说得那样:合约间的价差问题,另外如果有一些私心的话:我不想夜盘开盘了守到两点半……好了,开个玩笑而已。

这是当前看问题的一个思路吧……当然,只是将思考的路径拿出来做一个分享,不作为最终决策,我也不会告诉你我包括公司这个策略最终成型没有,只是探讨,交流。

接下来,既然想到了这里,我就再想另一个问题:一般原油作为一个主产品,那么两个副产品,一般来讲是一个强,一个弱的。这样的规律,在当前还是不是存在?带着这个疑问,我看了原油的裂解价差:

一看,果然是这样,燃油相对于原油强,汽油崩了。但是外面的品种没法做,我就想到了国内的一些商品,比如……大豆,豆粕,和豆油有没有这样的关系呢?

于是,我就做了这样一张图:

果然也有这个状况,一个主产品,一个副产品,一个原谅,一个强,一个弱。强的这个是豆粕,弱的是油脂。

当然,这个是有原因的,粕类节前备货不足,节后疫情无论不顺,货就相当紧俏,导致基差拉大,而后面,就是物流不畅,外面的大豆到港变少,导致油厂停机,豆粕再次紧俏,很多油厂都没有现货了,所以基差仍然很高,到了300多。而对于油脂而言,这是翻转,疫情影响了需求,所以一直不好,基差直接干到了平水,最近,基差开始才有所恢复,同时下游复工复产使得豆油的需求开始慢慢好转了一些。

大豆到港:

油厂压榨:

大豆库存:

豆粕库存:

豆油库存:

这个情况之下,豆粕强,豆油弱,但是豆粕基差是否过高?豆油随着需求恢复会不会相对变强,形成利润转移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逻辑会不会成立,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成立……

前面是不敢想的,因为豆粕的强势,豆油的弱势是非常明确的摆在基本面上面的,这个时候去想这个问题,是找死。大家可以看一看油粕比:

5月合约油粕比:

9月合约油粕比:

当然,我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是豆粕强势的基本面,是主要矛盾,只要缺豆,豆粕库存低,就会强势,但是这几天我却看到的是和基本面不符合的一面,就是粕类的走势开始变弱,甚至开始弱于油脂了……豆粕的基差,却没有下来。当然,有谁知道原因的,可以提点提点我。

我跟踪基本面,只跟踪一个大概,所以具体原因,并不清楚

但是缺豆我想迟早要解决吧,毕竟最新的调查显示:巴西大豆3月份对华装船量创历史单月新高,达到1000万吨,截至4月1日,4月对华出口大豆排船量也已经达到932万吨。正常情况下,粮船从巴西港口到中国港口要经过45天左右。毕竟,巴西大豆的榨利很丰富。那么变数,就是疫情对于物流的影响了……

62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黑色是否太高 原油是否太低?及一些思维发散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89342.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期市多数低开:沪银、原油跌逾2% 燃油、甲醇跌近2%

下一篇:供需阶段性失衡 菜油上涨空间或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