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充足价格稳定 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影响小
2020-04-07 08:20:05|新浪财经综合|期货
原标题:储备充足价格稳定 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影响小
证券日报见习记者倪楠
近日多个国家禁止部分粮食出口,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国宣布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这些情
原标题:储备充足价格稳定 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影响小
证券日报见习记者倪楠
近日多个国家禁止部分粮食出口,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国宣布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这些情况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以及价格波动的担忧。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消费方面,中国口粮年均消费量为2亿多吨,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
王斌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确定了一批保供骨干企业,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向好,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国家担心粮食生产和运输受到冲击,导致本国粮食供给不足,开始限制农产品出口,但对中国整体的粮食供应和价格影响较小。”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本身是粮食生产大国,同时与那些已经限制农产品出口的国家农产品贸易量有限,对于口粮方面的价格出现加大波动的可能性较小,除了进口粮食的占比较少外,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居民情绪也不会出现恐慌,对于粮食价格的影响有限。此外,有关部门也会有计划地向市场投放粮食,平抑波动。
潘向东认为,从生产端看,可以确保在供给端“保供稳价”。从需求端看,粮食属于必需消费品,需求波动幅度较小,需求端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小。另外,我国相关部门运行效率比较高,一旦一些地区出现粮食价格较大幅度波动,相关部门会通过投放库存、跨地区调拨等手段稳定物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拥有很好的粮食储备机制,已建立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政府储备和企业库存互为补充的粮食库存体系,粮食总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稻谷等库存均能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农产品的生产消费方面起到调节余缺的关键作用,也能在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方面起到“保供稳价”的积极作用。受疫情影响,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扎实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切实维护区域粮食安全。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88974.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0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5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