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期货爆仓事件给场外期权业务风控敲响警钟
2019-07-12 08:00:03|新浪财经综合|期货
证券时报记者 金凌 李言
近年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尤其是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迅猛,名义本金已突破千亿大关。
不过,快速发展背后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及赚钱效应不明
证券时报记者 金凌 李言
近年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尤其是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迅猛,名义本金已突破千亿大关。
不过,快速发展背后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及赚钱效应不明显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中拓系场外期权交易爆仓事件,对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发展无疑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这给该行业的风控工作敲响了警钟。
部分公司风控意识不强
“这件事对行业发展肯定有影响,可以预见到期货公司股东会在相关业务的投入可能会收紧。行业这两年发展非常迅速,从风控角度看还是有些问题,以后大家肯定会加强管理。”华东一家期货公司高管表示,“在场外期权业务层面,以后肯定没有人敢随意调低保证金甚至放开信用交易。”
不过,他也呼吁,该事件只是反映出部分公司风控意识不强,应当进一步加强风控管理,而场外期权业务模式本身是合规的,不能一竿子打死。
“类似的案件以前没有发生过,希望期货公司能够把这个损失追回来。风险管理行业本身发展不错,规模虽然做起来了,但是利润很低。没有利润,怎么扛这个风险。”上述期货公司高管说,“协会应该会加强对场外业务的监管。”
业务总利润仍然偏低
中期协最新备案数据显示,5月风险管理业务收入为160.79亿元,同比增长84%。5月净利润为0.30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有46家公司实现盈利,合计盈利金额仅为0.9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五个月,风险管理行业的累计收入达到634.13亿元,较去年大增91%。但行业累计净利润仅3.6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20%,去年亏损18.35亿元。
“目前,行业中位数净资产收益率为1%,只有一半赚钱,这难以持久。”上述期货公司高管说。
场外商品衍生品业务作为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主要分为远期、互换和场外期权,其中商品类场外期权的规模最大。
截至5月底,商品类场外期权的名义本金达到1018.16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3.79倍。商品类场外期权的交易确认书存量为5569笔,较去年同比增加1.26倍。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底,共有80家风险管理公司通过协会备案,其中有79家公司备案了试点业务。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45505.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2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4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4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9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70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7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62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8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