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商品互换助企业“精耕”风险管理

商品互换助企业“精耕”风险管理

全文导读

近日,由长江期货主办、大商所支持的商品互换业务产业推广会议在武汉举办,长江期货副总裁夏凉平、长江产业金融总经理张梅、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及40余家华中地区的企业参加了

近日,由长江期货主办、大商所支持的商品互换业务产业推广会议在武汉举办,长江期货副总裁夏凉平、长江产业金融总经理张梅、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及40余家华中地区的企业参加了会议。

夏凉平在致辞中表示:“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期货市场已经进入“精耕”时代。商品互换业务的推出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衍生金融工具,未来长江期货和长江产业金融将继续积极推动商品互换业务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

会议邀请了延安中果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延安中果”)董事长张小军分享商品互换交易经验。据了解,今年4月,延安中果为规避玉米价格上涨风险,与长江产业金融开展了3000吨玉米的商品互换交易,这也是全国首单农产品商品互换业务。随后玉米价格上涨,商品互换的盈利有效帮助企业对冲了现货玉米采购的损失,企业实现了精确锁定玉米采购成本的目的。

张小军指出,相较期货标准化合约,互换交易可根据实际风险管理需要与交易对手协商设置交易标的、期限等内容,且能够实现以更低成本实现较精确的避险需求。他概括此次商品互换业务的体会是“开户很重要,学习不能少,沟通要尽早,合约商议好,操作很简要,成交办法妙,支持很必要。”并感慨道:“现在实体企业经营很不容易,需要学习新东西,利用新的金融工具帮助稳定生产经营,抵御市场风险。”

在会议中,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从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情况、商品互换理论、大商所商品互换业务设计、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及商品互换应用案例五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大商所商品互换业务。据介绍,从国际经验来看,场外衍生品业务量中互换占比较高,国内商品互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大商所商品互换业务已经形成了以66家交易商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近期大商所综合服务平台还将推出价差互换业务,近一步丰富商品互换业务标的,为产业客户提供更精准、更便利的风险管理手段。

103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商品互换助企业“精耕”风险管理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43878.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牛汇:原油供需预期再生变化 油价受到利好支撑

下一篇:上周外矿发运量环比增逾10% 到港量止跌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