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墨西哥原油行业发展遇阻

墨西哥原油行业发展遇阻

全文导读

   墨西哥作为北美洲以及拉丁美洲重要原油生产国,原油产量却逐年下滑。此外,墨西哥在产的油田大部分为早期开发油田,天然的油井衰减率对产出造成压制,而人为的氮气加压无法再

   墨西哥作为北美洲以及拉丁美洲重要原油生产国,原油产量却逐年下滑。此外,墨西哥在产的油田大部分为早期开发油田,天然的油井衰减率对产出造成压制,而人为的氮气加压无法再长周期支撑产量,因此,在油价维持偏弱格局的前提下,墨西哥原油产量预计难以出现显著改善。

   进入2017年后储量降幅开始显著扩大

   墨西哥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临太平洋,东南临加勒比海,与伯利兹、危地马拉接壤,东部则为墨西哥湾。该国是美洲地区第四大原油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以及巴西,同时也是美国炼厂的重要供应来源,平均每天向美国出口原油68万桶,占美国进口总量的近10%。

   油气资源是墨西哥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根据EIA数据,2010年以后墨西哥原油储备量处于持续下降的态势,但进入2017年后,储量降幅开始显著扩大。截至2018年年末,墨西哥已探明原油储量为66亿桶,居全球第18位。

   图为墨西哥已探明原油储量

   产量持续下行

   墨西哥是北美洲主要原油生产国之一,产量在美国及加拿大之后。根据EIA数据,2017年墨西哥平均每天生产原油222万桶,与位于南美洲东北岸的委内瑞拉相近。从过去近20年间的数据来看,墨西哥原油产量自2004年到达近期峰值383万桶/日后持续下行,截至2017年累计降幅42%,且并未出现改善的迹象。

   图为墨西哥原油产量

   与其他国家不同,墨西哥的原油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水面之上——大部分油田集中在东部离岸海域,在岸油田占比不大。位于东部海岸的坎佩切湾产量占据了全国总产量的75%,而该湾区拥有墨西哥最重要的两个油田——Cantarell以及KMZ。由于墨西哥在原油生产方面具有高度的地理集中性,因此季节性的飓风期对原油产量影响尤为明显。

   图为美洲主要产油国原油产量

   Cantarell以及KMZ之所以成为墨西哥最重要的油田,是由于二者的合计产量占据墨西哥原油总产量的半壁江山。Cantarell曾经是全球产量最大的油田之一,但在过去十年间产量显著下滑。由于衰减的特征不断增强,储油层的天然压力不断减弱,Cantarell未来产量将难以走出当前的格局。PEMEX(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曾于1997年制定了一个增压方案,该方案在执行早期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随后再次恶化,产量降至方案执行前的水平。截至2015年,该油田产量约为23万桶/日,较其峰值期间210万桶/日下降近90%。由于产量锐减,目前Cantarell对墨西哥原油总产量的贡献度已降至不足10%,而2004年该水平在63%上下。

   紧挨Cantarell的另外一个重要油田KMZ,则是后起之秀。在Cantarell产量不断下降的同时,KMZ产量在过去十年间几乎翻了3倍,达到约86万桶/日。PEMEX通过氮气注射加压的方式提高出油率,并希望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KMZ的生产效率,但当前业界对KMZ的生产潜力展望意见不一,在该油田是否已经触及了峰值产量这一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上述的Cantarell以及KMZ油田出产的原油均以玛雅原油的商标进行出售,其中多属中质高硫原油,API度约22,含硫度约3.3%,在质量上相对较差,却由于品质折价所带来的高性价比广受美国炼厂青睐。

   位于坎佩切湾西南部的另一大型油田Tabasco由多个小型油田组成,由于每个小型油田近年来的产量趋势变化不一,Tabasco产量总体较为平稳,日均生产规模约63万桶。

   由于墨西哥大部分原油储存在离岸的海床以下,通过海上钻井的方式进行开采意味着背后需要高额的投资,这也成为墨西哥原油产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油价波动性维持高位,虽然在部分时间内出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但总体上仍处于偏低的水平。而对于海上油田而言,其开发生产的成本要高出陆上油田3倍以上,因此在对长期油价展望偏弱的情况下,大部分海上油田不具备生产的经济效益,上游投资增速便相应放缓。同时,此前开发的老井由于衰减率抬升导致产量下降,使用人为加压的方式纵然能够使产量短暂提高,但其不可持续性无法忽略。

   相比海上油田,陆上产量仅占据25%,而陆上生产的原油大部分来自南部产区,油品相对于海上出产的原油来说更为优良,大部分属于轻质低硫原油。

   成品油市场中汽油消费占主导地位

   在原油消费方面,根据EIA数据,墨西哥近几年一直持稳在195万桶/日上下。而在成品油市场当中,汽油消费占主导地位,占比约46%,柴油占比约23%。相比起内需规模,墨西哥的炼油产能稍显不足,名义水平为154万桶/日,且近期出现阶段性下降的现象。由于墨西哥炼油产业具有高度垄断性,国内6座大型炼厂均由PEMEX控制,而邻国美国在炼油的工艺以及产业结构方面更具竞争力,因此短期内炼能难以扩大,成品油进口的现象仍将持续。

   图为墨西哥原油及相关制品产量

   北美洲是墨西哥原油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图为墨西哥历年原油出口量

   由于墨西哥的原油消费相对平稳,且产出基本上能够满足内部炼油需求,因此在原油进口方面规模较小。相反,由于炼油产业竞争性不足,成品油进口拥有较活跃的水平。

   根据EIA数据,墨西哥原油在过去6年间出口规模相对平稳,在100万—140万桶/日之间。然而,进入2018年下半年,出口水平处于过去6年的区间底部,平均值位于120万桶/日左右。

   按区域来看,北美洲是墨西哥原油最重要的出口市场,2018年平均每天出口68万桶,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合计总量。由此可见,该国原油在外销方面具有高度的地域集中性。位居北美洲之后的分别是南欧、南亚以及东亚地区,2018年平均每天分别出口17万桶、14万桶以及12万桶。

   图为墨西哥各地区原油出口量

   按国家来看,美国是墨西哥在北美洲唯一原油买家,且购买量居全球首位,平均每日向墨西哥进口66万桶。位居其后的分别是西班牙、印度以及韩国,日均分别进口16万桶、13万桶以及8万桶。从出口分散度来看,墨西哥稍弱于其他原油出口国,对单一国家的销售依赖度较高。

   图为墨西哥对各国家原油出口量

   按油种来看,由于墨西哥原油大部分生产自坎佩切湾,而该产区油种以玛雅为主,高含硫致使该油种高度折价,而美湾地区炼厂多以重质高硫原油加工装置为主,因此油种契合度较高,再加上玛雅原油的高性价比,致使美国成为墨西哥玛雅原油的最大买家。其他如Altamira和Talam的油种出口量较小,出口结构上可谓单一油种市场。

   图为墨西哥各油种出口量

   总结

   墨西哥作为北美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原油重要生产国,原油产量却常年处于下降的态势。原油资源储备的特色导致该国在生产活动上呈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特征,而海上油田的开发生产成本大幅高于大多数陆上油田,因此在油价偏低的时期上游投资增长乏力,对下游的生产活动构成直接影响。此外,墨西哥在产的油田大部分为早期开发油田,天然的油井衰减率对产出造成压制,人为的氮气加压无法再长周期支撑产量。因此,在油价维持偏弱的前提下,墨西哥原油产量预计难以出现显著改善。

67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墨西哥原油行业发展遇阻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2709.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下游消费不佳 菜粕弱势难改

下一篇:沪钢期货贴水持续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