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去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

去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

全文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2018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同比多增4995亿元。
   分部门看,2

   中国人民银行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2018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同比多增4995亿元。

   分部门看,2018年,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3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8.3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98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89万亿元。

   数据还显示,2018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少增107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1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59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96万亿元。2018年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916亿元,同比多增8845亿元。

   从货币供应看,2018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与上年同期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55.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0.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32万亿元,同比增长3.6%。

   对于M2实现平稳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民银行适度增加中长期流动性的供应,2018年通过四次降准和增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等措施,增强了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增加了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从效果看,人民银行投放的流动性基本上传导到了实体经济。二是有效引导金融体系的表外资金回表。

   谈到M1增速回落,阮健弘表示,一方面是近些年第三方支付和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M1的需求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当前,房地产融资趋缓和平台公司的财务纪律加强,使得M1少增较多。M1增速回落主要反映全社会流动性结构性变化,不代表流动性总量变化。

   当日公布的社会融资数据显示,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26万亿元,比上年少3.1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0.75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有所回落。

   针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降,阮健弘表示,央行做了相应调研,可从两方面解释。从金融方面看,主要体现为银行表外融资下降明显,这是结构性去杠杆的结果,也与金融体系风险偏好下降有关。从实体经济看,主要是与政府平台相关的行业和债务负担大的国企的有效融资需求不足。

   阮健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体系,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50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去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2297.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东北玉米贸易商普遍观望等待

下一篇:强化逆周期调节 坚决不搞强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