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究竟有多少人出过国——还原真实的内需
2019-02-15 22:40:02|招商期货研究所|期货
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53%,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统计公报》中显示的“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
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53%,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统计公报》中显示的“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大相径庭,那么,究竟谁的数据更可信呢?
中国旅游研究院实际上就是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过去应该是国家旅游局的下属单位,如今国家旅游局已经与文化部合并,该机构被科技部认定为“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
但旅游研究院在该报告中同时又指出,2017年我国旅游收入为4.57万亿元,旅游收入只有“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的一半,这该如何解释呢?且旅游业收入只占我国当年GDP的5.5%,更何况“收入”一定会低于“GDP-增加值”。
该统计公报中并没有对“综合贡献”进行定义和解释,只是说“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言下之意是,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2825万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贡献,另一部分则是5165万间接从业人员的贡献。
那么,这直接与间接的分别贡献多少呢?公报中并没有作具体说明,很难令人信服。不能认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旅游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也要与之相对应。
因为旅游业的收入数据和出游人次数据很难进行全样本统计,通常通过抽样调查进行估算,而且,全国性数据通常都是通过各地上报后汇总获得,同样存在偏差的可能性。尤其要防止当各地政府都把发展旅游业当成经济转型的主要抓手之后,把当地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作为政绩和旅游广告来宣传。
我认为,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的公布数据差距过大,可能与原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验收标准过高有关——
该标准中第三项“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要求“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综合贡献15%以上”、“旅游业对当地就业和新增就业的贡献(旅游从业人数占对就业总人数的综合贡献20%以上)”。如此高的占比,究竟有多少个地方政府能够通过大规模投资来拉动旅游得以实现呢?
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相对中立和客观,因为旅游与交通运输的客流量、商业零售、餐饮等数据都有关联性或勾稽关系。国家统计局关于旅游业对GDP的贡献也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旅游业的直接产出,另一部分则是间接产出(旅游相关产业是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其中旅游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比只有7.8%,也就是说,中国旅游研究院所指的所谓5165万旅游业间接从业人员的对GDP的贡献实际上很小。
不过,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旅游业总增加值与分项数据看,似乎与全国性整体与分项数据也存在较大差距,如2017年旅游业总增加值为3.72万亿,占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2017年旅游总收入4.57万亿元的81.4%,收入当然可以转化为GDP-增加值,但转化率如此之高,令人咋舌。
从分项数据看,2017年旅游出行(交通)增加值增长了15.3%,但2017年我国作为交通载客主体的公路客流量出现了负增长,导致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在内的总客流量10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如2017年春节假期,全国旅客发送量4.08亿人次,仅比2016年同期增长2.1%,2018年春节全国旅客发送量则首次出现了负增长。2019年春节假期已经来临,大家可以拭目以待,毕竟交通部门数据的可信度更高些。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The Trave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7),目前全球旅游业收入已经占到全球GDP的10%,但中国国内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只有5.5%,说明中国旅游业相对于中国经济体量而言,并不算发达,这可能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有关,如2017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GNI)在全球排名第69名,同期美国为中国的6.5倍。
《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共387页,其中在关于中国旅游业的论述中,指出中国旅游业从业人员为2249万,占中国就业人员总数2.9%,创造的增加值为224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1%,不足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的一半。
注:上图旅游业增加值(T T induSTry GDP)中国$224B,为2240亿美元缩写
中国旅游业增加值虽然不足美国的一半,但已经在全球排名第二了;与中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不过2.7%,只比中国高出0.6%,但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看,美国的服务业占比达到80%,而中国只有52%;从居民人均国民收入看,美国是中国的6.5倍。
因此,无论从人均收入还是从产业结构看,我国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不太可能超过美国,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旅游业增加值数据,即便包括已经加上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增加值数据(占比只有7.8%),仍有高估之嫌。
同时,世界经济论坛的《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显示,全球对旅游业依赖度最高的五个国家:马耳他、克罗地亚、泰国、牙买加、冰岛,旅游业增加值在GDP占比中最大的也不过15.1%,最低的为8.2%。
即便国内居民境外游人次最多,长期成为出境游第一目的地的中国香港,其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不过8%。因此,中国旅游研究院所公布的“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11.04%”,归属“高度依赖旅游业的国家和地区”,但旅游业收入几乎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说明其可信度并不高。
综上分析,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扩内需、增加绿色GDP、促进经济转型等,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这些年来,各地政府的确都在努力通过打造特色小镇、挖掘和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以促进当地旅游业收入的增长,但旅游业的发展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密切相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发展自然会水涨船高。但在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旅游业收入要实现快速增长并不现实。
更进一步说,如今各地都在争相开发旅游资源,则又可能造成旅游业的“供给过剩”,从而导致财政支出绩效的下降和资源浪费。由于旅游人次及收入数据较难统计,势必会出现旅游业“高增长”及“一枝独秀”的虚假政绩。
总之,想方设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及福利水平才是硬道理,才是所有繁荣得以持续的前提。
免责声明
本文标题:我国究竟有多少人出过国——还原真实的内需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12382.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1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3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6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