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实施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定与办法在传递着什么?
2019-02-15 12:20:08|上海有色网|期货
国内车市虽然蒙上了一层阴霾,但是在这阴霾之下,仍有一股强势的火苗在奋力燃烧。数据显示,在车市负增长的环境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又给人以希望,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国内车市虽然蒙上了一层阴霾,但是在这阴霾之下,仍有一股强势的火苗在奋力燃烧。数据显示,在车市负增长的环境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又给人以希望,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05万辆和125.6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2%和61.74%。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98.56万辆和98.3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85%和50.83%。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以较快速度扩大,然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三电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
有意思的是,在这之中,多数汽车选择自己研发电控及电机技术,而电池包来自各个供应商。如此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动力电池行业息息相关。目前电池产业拥有数十个电池厂商,可是在不少行业内人士看来,有些企业只是谋求在动力电池行业中分一杯羹,造成了行业内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工信部在2015年颁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称规范)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并且在今年1月2日公开征求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以下称规范2018年本)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8年本)》(以下称暂行办法2018年本)的意见,新的修订版就将明天(2月15日)正式施行。
为此,吴声汽车记者对新旧版本的文件做了比对,进行梳理。吴声汽车记者注意到,对比之前发布的文件,修订后的《规范条件》和《管理暂行办法》在技术、材料,以及管理等多方面有了新的要求。
强调技术升级 取消规模限制
《规范》中曾提到企业应满足多项规模要求: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正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负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隔膜年产能不低于2000万平方米;电解液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电解质产能不低于500吨。
然而,《规范2018年本》取消了对生产规模的相关要求,而是针对技术创新和技术指标提出了要求,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应具有电池正负极材料铁、锌、铜等金属有害杂质检测能力,检测精度由不低于1ppm,精确到不低于10ppb,要求提高了100倍;二是规定研发经费不得低于当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
除此外,《规范2018年本》不再要求企业必须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或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改为鼓励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或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有行业专家表示,这一调整似乎意味着将锂离子电池行业未来的发展交给市场,可以在行业中淘汰不合格企业,从而促进锂离子电池行业健康发展。
鼓励智能制造
相较旧版而言,《规范2018年本》增加了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相关规定。
在智能制造方面,鼓励企业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自动化装备升级,推动自动化水平提高;鼓励企业推动生产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推动企业数字化建设;鼓励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将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等贯穿各个环节。
倡导绿色制造
在绿色制造方面则特别提出,鼓励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促进供应链中的利益相关方遵守行业标准与规范,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废弃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体系。
强化监督管理
在监督管理层面,《规范2018年本》相较于《规范》有所增加,明确提到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当地企业执行本规范条件的情况进行现场核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研究机构、检测机构对企业进行检查,定期公告符合本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相关机构对已公告企业产品进行抽查,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
根据《暂行办法2018年本》,工信部负责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工作,组织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复核、抽检、公示及公告,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名单并实施动态管理。企业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应不低于实际产能的50%。同时也要求,企业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技术水平低的锂离子电池(含配套)项目。对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组织论证,论证通过可予以实施。
电池与上游材料、整车企业、环境保护、及其他环节的协同发展,以及动力电池的技术突破将直接影响动力电池,乃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当前,电池产业链还需要通过制定产期发展规划、严控资源开采、加快电池回收体系建设、突破核心技术、加强协同合作等来创造动力电池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行业人士眼中,新政的简化了对锂离子电池四大材料企业的产能和工艺技术参数要求,将技术主导权进一步归还给企业,与此同时一些技术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也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而针对锂离子电池的上游材料生产企业质量检测的标准提高,无疑也将对包括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在内的相关锂电原材料质量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同样,在崔东树看来,电池技术路线很重要,如果技术方向正确,其未来发展就会很顺利,政策也会使其受益。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12155.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0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5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