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 > ETF价格战:开弓没有回头箭

ETF价格战:开弓没有回头箭

全文导读

ETF价格战:开弓没有回头箭
《Stay the Course》是约翰博格最后一本书,系统性介绍博格先生一生与先锋集团的发展。先锋集团发展的主线是指数基金与价格战。起初基金同业都认

ETF价格战:开弓没有回头箭

STay the Course》是约翰博格最后一本书,系统性介绍博格先生一生与先锋集团的发展。先锋集团发展的主线是指数基金与价格战。起初基金同业都认为约翰博格是一个疯子,但后来大家公认他为美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楷模,就连巴菲特也表示,如果只选一位对美国基金行业贡献最大人物树立雕像,唯一的选择就是约翰博格。

ETF费率最初由三个(博时、华夏、易方达)央企结构调整统一将费率设置为管理费0.15%,托管费0.05%;

接着平安创业板ETF也采用这样的费率,随着易方达中证500与MSCI也降至这样费率。最近博时基金正在发行的中证500指数以及上报的沪深300ETF同业采取最低费率。富国与银华也要发行相关低费率基金,为分级基金转型做准备了……

当然在这过程中,想降低费率但被股东叫停的也不止一家。ETF价格战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大家都不降低了,现在已经降低的产品就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孤品了,费率降低了就没法在上调了,否则投资者也不会答应。

接着就给大家分享《Stay the Course》(中文名字,我觉得应该叫做血战到底)两段内容:

一、海军上将基金

在1992年先锋集团高管会议上,我向管理层宣布,我们通过发行一系列四只投资美国债券市场(包括货币市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基金,以展示我们在低费率产品上的决心,这些债券基金初始投资额相对较高(50,000美元)。这四只基金的名字上带有个“海军上将(Admiral)”,以彰显它们“高级”的品质。这些基金费率仅为每年0.10%,不到我们现有债券基金费率的一半。

新产品立刻结出硕果,为我们选择性的基金费率定价提供了宝贵经验。在2018年中期,我们的四个海军上将基金资产规模为320亿美元。毫无疑问这是一次“爆炸式”的成功,基金费率更低,导致基金收益率更高,因此,基金总回报率更高,在债券久期风险恒定的前提下,这些债券基金仅剩下名义信用风险了。

随后几年,基金持有人登记科技发展。我们可以为先锋集团现有的基金创建“海军上将”类份额。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先锋集团旗下几乎所有基金创建了更低费率的“海军上将”份额。在2018年中期,我们“海军上将”类份额总资产达到1.7万亿美元,是先锋集团所有基金份额种类中最大的单一类别,占我们总资产规模的三分之一。

“海军上将”概念引发先锋集团关于基金费率定价的进化。作为一个整体,规模巨大的“海军上将”规模加权费率仅为0.11%,仅为先锋旗下基金平均费率0.2%的差不多一半,相比我们同业主动管理基金平均费率0.63%,“海军上将”费率低差不多80%。

二、成长与价值指数基金

1989年,我在费城证券分析师协会(现为费城CFA协会)的会议上,承诺创建独立的成长与价值指数基金,“期待健全的成长指数与权益收益指数(价值)的出现。”

在1992年5月30日,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s)公司推出了这两个指数。产品创建上我们基本没有浪费时间,在1992年11月2日,我们发行两个新的指数基金,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股票分为成长与价值投资组合。

投资者如何选择这两只基金,我的逻辑很简单。积累财富的投资者应该考虑先锋成长指数基金,其长期回报率较高,来自应税股息收入部分较低,波动性也相对较高。当他们达到退休年纪开始享受投资生活的时候,投资者会寻求股息更高的股票。瞧!先锋价值指数基金。

理想与现实

然后,如此简单与明白逻辑会导致市场发生不一样的东西。在我向持有人的年度报告中,我反复警告投资者,根据对市场短期预测,反复在这两个指数之间切换最后可能适得其反。我还补充,我预期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成长指数与价值指数收益率差不多。

我的警告很大程度上被置若罔闻,关于两个指数的长期收益相差无几的预计非常明显,而且几乎被准确地证实了。随后的25年中的成长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是8.9%和价值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率为9.4%,几乎完全相同。但是经常在这两个指数之间切换的投资者获得收益远低于基金本身的年化回报:成长类年化回报+6.1%;价值类年化回报+7.9%。我很惊讶,而且有些尴尬,我原本认为将指数分为成长与价值是指数基金的一大进步,但是没有想到成长或价值基金竟然被投资者所滥用。

关于SmartBeta基金我(望京博格)的观

假设有一个指数可以代表市场,例如在美国标普500指数覆盖整个市场市值的85%。全收益指数是没有任何交易成本的,代表所有投资者的平均收益。我们可以简单看成一半资金可以跑赢市场,一半资金跑输市场,但是交易是有成本的,例如中国市场2015年印花税与佣金合计近5000亿(还没有考虑分红税),所有扣除成本之后导致一多半资金是跑不赢市场的;

另一个角度,如果我们以最低的成本复制市场(享有分红)便可以战胜大多数投资者,这个跟市场有不有效没有关系。但是目前中国指数基金里面,有真指数也有假指数,衡量指数到底好不好,不是看它的名字而是看真正的成本,真正的成本不止管理费、托管费、还要基金交易股票的成本。

“某个SmartBeta指数可以战胜市场”其实这个没法统计,也没有办法比较。你可以把每个策略基金都看成一个主动基金,有的主动基金跑赢指数的(例如中证800全收益),有的主动是跑输指数的,我们可以计算主动基金的平均收益跟指数比较,在精确一些可以按规模加权业绩跟指数比较。

所以一定有策略指数是可以跑赢市场的,但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我们不能用0-1模式思考,如果基于概率这个问题就很明白了。如果让我押注的话,我还是选择(成本最低)市值加权的指数基金,对我而言胜率最大。

当然如果SmartBeta指数基金费率也非常低的话,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45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ETF价格战:开弓没有回头箭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jijin/36376.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跌到2800点该买啥? 来看看朱少醒、谢治宇们的重仓股

下一篇:证券ETF受资金追捧 年内规模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