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许“瘦身”归来的天弘余额宝创造出新惊喜
2019-04-16 12:00:27|新浪财经综合|基金
作者:蒋光祥
那些勇于“触网”、跨界创新的金融企业,应继续秉承“极致体验”的理念,专注客户需求,紧紧围绕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这一目标,深挖潜在空间,在既定规则下
作者:蒋光祥
那些勇于“触网”、跨界创新的金融企业,应继续秉承“极致体验”的理念,专注客户需求,紧紧围绕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这一目标,深挖潜在空间,在既定规则下创新出“爆款”产品。这既是金融创新的内生动力,又是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优路径。
天弘基金稍早时候发布公告,宣布取消对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及单日申购额度的前期限制。这意味着业内最大,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巨无霸,成功“瘦身”归来。
在规模破万亿后,余额宝(本文仅指天弘余额宝,下同)申购上限曾先后历经最高25万、10万、2万每日总额设限,9点开抢,售罄待下一日的四次变化。随后,更辅以一系列“分流”措施,大量余额宝新入资金被分流到其他新接入支付宝的货币基金中。截至目前,共计接入其他货币基金18只,可谓点石成金的“点金棒”,凡能入选的基金公司都体验了一把“手忙脚乱”的幸福,单只货基规模急速扩大数十倍并不鲜见。据悉,2018年内与余额宝完成对接的13只货币基金,在余额宝平台引流下,仅下半年就实现累计户数环比增长135.42%,甚至有产品户数扩张超9500倍。13只产品的规模也在半年内增长超七成。余额宝在“成全”了别人的同时,也成功“瘦身”,“拯救”自我,基金规模从最高峰的近1.8万亿,逐步降至1.1万亿左右。天弘余额宝实现了资金平稳分流,解决了此前“一家独大”的问题。如今,“瘦身”成功的天弘余额宝重新放开个人账户申购,再度拥抱余额宝投资者源源不断的资金流。
余额宝从横空出世到如日中天,不过短短6年,但货币基金发展却已超15年。货币基金从以往的不温不火,到单只规模破万亿,高峰期月均千亿的长尾增量,的确足以引发业内外对整个货币基金全盘流动性风险的顾虑。余额宝的稳定管理与风险控制,显然已超过单只货币基金存在的意义。一路默默无闻的货币基金被余额宝等“宝宝”类军团引爆与规模狂飙,说明行业痛点被抓住了。因而,即便余额宝之前采取了限购等措施,潜在客户即移动互联网长尾效应下的“长尾队伍”并未消失,其低风险和便捷性理财需求仍然实实在在,面临溢出且缺乏可承接工具的尴尬局面,余额宝的分流可谓再及时不过。尽管目前依然很难判定单只货币基金最佳规模到底是多少,但无论如何,任何一只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一味快速增长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余额宝从适度申购限制,主动调节规模增速,再从单一货基发展成为一个货基的展示与接入平台,无疑成功化解了流动性管理压力,从根子上消弭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利益得到了保护,行业利益顺带搭了一把便车。
作为搅动金融业改革的“鲇鱼”,余额宝类“宝宝”军团正在步入主流,成为国人首选的入门级理财产品。无论年龄、学历,余额宝往往是很多人人生第一次理财尝试的开始。这可能是余额宝类“宝宝”军团最接地气的存在意义。不妨说,是余额宝拉着货币基金回归普惠金融,成为一款与生活场景结合紧密,服务大众的普惠理财工具。而余额宝对用户关注点的“暴击”,同时也在间接倒逼那些以往相对“高冷”的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创新与转型,以及存款利率市场化乃至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尽管相比较货币基金风险极低的安全性与绝佳的流动性,收益率并不在投资者最关心的首位。只是近两年来收益率一降再降,一般投资者对余额宝等“宝宝”收益率下滑感受明显,过去几个月已退居3%以下,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再度拉开了差距。这更多与整个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松紧度密切相关。近两年来,央行的若干次降准、包括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的扩大,给货币市场释放了不少流动性。叠加降杠杆、去产能的大势,社会投资以及贷款需求减少,银行自有资金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对协议存款的依赖性,而这一块资产配置在货币基金中占大头。此外,《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已施行一年有余,面对迄今对流动性风险管控最详尽的规定,基金经理个人发挥的空间极小。这说明唯收益论,对“宝宝”们来说不公平,对客户也不明智。况且,余额宝还能被直接用于转账、还款、缴费、购物等支付场景,这些功能显然也能视为一种弥补。
对大部分客户来说,迄今最方便接触到的日常理财仍然是余额宝。对一般投资者,尤其是家中尚有房产配置、子女留学等需求,随时需要用钱的家庭,安全性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公募基金这样的资管“正规军”出品、低风险的“宝宝”们显然仍是最佳选择之一。
不过,公募基金发展20余年,超总规模半壁江山的却是本质属性为流动性配置的货币基金,显然是对扎根于二级市场的整个公募行业权益类资产主动管理能力的有力鞭策,但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毕竟,长久以来,国内民众能接受或者说喜爱的,是收益率能比银行活期存款收益率高上不少,期限灵活,但又没有多大风险的金融产品。余额宝的成功瘦身,代表整个货币基金产品经历了淬炼,但在此基础之上,是不是还能继续创新?是客户对基金从业者的期许。
金融创新主体,尤其那些勇于“触网”、跨界创新的金融企业,应继续秉承“极致体验”的理念,专注客户需求,紧紧围绕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这一目标来推进金融创新。同时,创新主体还应严格按照各种监管规则的要求,严控风险,牢牢守住不逾越监管红线,深挖潜在空间,在既定规则下创新出“爆款”产品。这既是金融创新的内生动力,又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优路径。
本文标题:期许“瘦身”归来的天弘余额宝创造出新惊喜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jijin/29773.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0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5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