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违约背后谁在作怪?“避雷”指南在何方?
2019-03-13 13:40:11|新浪财经综合|基金
目前看来,作为纯粹以信用发行的融资品种,信用债后续兑付及维权较为困难,且同一主体违约债券数量多、规模大的情况下,债权人回收金额有限。
2018年以来违约公募债券中,存在兑付
目前看来,作为纯粹以信用发行的融资品种,信用债后续兑付及维权较为困难,且同一主体违约债券数量多、规模大的情况下,债权人回收金额有限。
2018年以来违约公募债券中,存在兑付行为的占比不足25%;存在兑付行为的主体占比不足50%,其中足额兑付金额约为一成;债券总体回收率(单支债券回收率的算术平均数,单支债券回收率为兑付金额/违约金额)不足20%,平均回收周期为达150天(如债券多次违约均兑付则以最后一次为准),主要回收方式为自主协商,司法诉讼回收率较低。
信用违约方兴未艾,警惕“爆雷”规避有方
基于“爆雷”常态化及兑付困难性,有效甄别发债主体信用水平成为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重要保障措施。
从近期违约事件来看,周期性波动或行业挤出效应对违约的影响日趋减弱,本轮违约暴露的更多为企业内部管理问题。
当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违约事件前夕,发债主体已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资金紧张及违规问题。
具体来看,本轮违约潮主要为民营企业,部分为行业龙头企业,本身盈利能力尚存,但由于企业战略、投资决策及内控体系问题,前期投资规模较大,投资领域多为不熟悉的多元化或是资金需求量大、技术不成熟的领域,投资失败率较高,由此带来资产负债久期不匹配,短期内流动性压力大,股东及关联方占款、股权质押比例高,甚至是财务造假及实际控制人失信,最终导致违约。
2018年下半年民企外部融资困难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本部早已存在的内控及违规管理问题由此爆发。
目前看来,随着“精准滴灌”等政策的推行,前期融资困难的企业似乎正摆脱困境,但长期来看,企业内部治理终将决定发展方向,基本面研究及分析在信用策略中权重不容忽视,信用风险甄别仍为研究的重中之重。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jijin/20779.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0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5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