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 > 南方基金这只爆款产品可能不太行 百变的茅炜如何带来持久收益?

南方基金这只爆款产品可能不太行 百变的茅炜如何带来持久收益?

全文导读

悉数为题材股,而到了2019年4季度又全线转为地产、银行、保险为首的大金融。
也正是茅炜调仓的飘忽不定,让南方君选并没有像其他产品那样业绩表现突出,在2019年仅收获29%,同时跑

悉数为题材股,而到了2019年4季度又全线转为地产、银行保险为首的大金融。

也正是茅炜调仓的飘忽不定,让南方君选并没有像其他产品那样业绩表现突出,在2019年仅收获29%,同时跑输同类产品和沪深300指数。

茅炜能否驾驭巨无霸?

规模的提高自然意味着收益的下滑,这个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茅炜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581亿元,即便抛去偏债的南方战略配售这只巨无霸产品,参与管理的资产总规模也超过380亿。

380亿元是什么概念?此前茅炜管理规模最大的权益产品南方信息创新规模为33亿元,规模一次性翻10倍以上!

横向对比,以市场近5年最优秀的几位基金经理为例,富国基金的朱少醒管理规模是108亿元,兴证全球基金的谢治宇管理规模是258亿元,中欧基金周应波管理规模266亿元,刚刚发了新产品的易方达基金张坤管理规模是392亿元。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581亿元还是380亿元,对于业绩刚刚“翻身”的茅炜都有过于庞大。

从投资风格来看,朱少醒、谢治宇、张坤的投资风格偏向于长期持股,个股选择偏向大市值企业,所以应对起较大规模来也还算自如。但对于茅炜相较于偏好科技股且频繁调仓的投资风格来看,这样大规模的资金,他真的能够迎着“风口”挥舞起来吗?

另外,茅炜相对于上述基金经理而言,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还在于他管理的产品过于繁杂。谢治宇、周应波和张坤尽管也在管理多只产品,但是基本采用复制策略。而如上文分析,茅炜管理的各只产品持仓风格差异化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无疑又增加了更多难度。

优秀的基金经理都对自己的投资边界有清晰的认识,所以他们喜欢坚守在自己的领域内精耕细作。

茅炜的投资边界到底在哪?他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这只巨无霸产品?这是个问题。

南方基金不配售引发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据媒体报道南方成长先锋混合发行不配售,对于投资者的认购金额照单全收,这样的行为也遭到投资者质疑。

而翻阅中前期资料可以发现,南方基金在新产品的宣传上可谓“煞费苦心”,前中后期宣传素材中,着力宣传茅炜近1年以来表现亮眼的南方信息创新和南方科技创新,但是对长期管理的南方君选和南方君信上的平庸却避而不谈。

“南方成长先锋混合由南方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茅炜以及TMT组长王博共同管理。而早在2019年5月,二人就曾搭档管理了南方科技创新基金,最新净值1.8420,成立以来的回报高达84.20%。去年同期,茅炜管理的南方信息创新基金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也获取了超过80%的回报。”

这样的宣传方式与基金业协会此前多次强调的推广业绩需要合规、全面、客观的原则相背离

“登载基金业绩应遵循合规、全面、客观的原则,按照法规要求全面展示基金的客观业绩,任意展示期间均应大于6个月,不得对一年期以下的业绩进行年化展示(货币市场基金除外);”

为什么南方基金这次如此不克制?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今年以来单纯从权益产品的募集来看,诞生多只爆款产品的易方达基金以694亿排名第一,南方基金以479亿元排名第二。但是假设把南方成长先锋混合这只爆款产品的324亿元规模抛去,募集排名就要掉到10名开外。

两只产品短期璀璨,两只产品长期昏暗,那么到底茅炜是凭借踩中科技风口翻身,还是真的投资境界上升到另一个层次,这还需要时间来判断。

对于南方基金而言,笔者还是那句话,“喜欢就要放肆,但爱就要克制!”基金公司对于信任他们的投资者需要在喜欢与爱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219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南方基金这只爆款产品可能不太行 百变的茅炜如何带来持久收益?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jijin/102318.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首批四只创业板定开混合基金获批 可参与创业板战略配售

下一篇:规模持续缩水 年内首只拟清盘货币基金长江优享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