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具备国际视野的黄金银行之路
2019-07-30 17:00:42|金研院|黄金
作者:平安银行总行贵金属金融事业部筹备组副组长 李涛
国内商业银行在推动黄金业务国际化发展方面具备先天优势,而纵观数十年来商业银行的整个黄金业务发展史,都与黄金国际化
国内商业银行在推动黄金业务国际化发展方面具备先天优势,而纵观数十年来商业银行的整个黄金业务发展史,都与黄金国际化发展密不可分。概括来说,国内商业银行的黄金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过程。
平安银行作为国内黄金业务的代表性商业银行之一,在黄金国际化的进程中,始终思考如何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走出一条具备国际视野、适应国内外发展的黄金银行之路。
商业银行黄金业务:从体量扩大到音量扩大
我国从千禧年开始逐渐放开境内黄金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培育出较为成熟的市场形态。而商业银行作为国内黄金市场的“铁三角”之一,不仅在推动境内黄金市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黄金国际化发展上也持续推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国内商业银行推动黄金业务国际化发展具备先天优势。一方面,得益于自身外汇优势,国内商业银行天然具备参与境外黄金市场的条件;同时,商业银行作为境内黄金业务最早开放的机构之一,在客户积累与产品形态上具备先发优势;而作为可同时提供境内和境外黄金服务的机构,国内商业银行自身的创新需求也在不断推动黄金国际化进程。因此,具备了天时地利,商业银行对黄金业务的国际化推动可谓是责无旁贷。而事实上国内商业银行在黄金国际化道路上也确实进展显著。
纵观数十年来商业银行的整个黄金业务发展史,都与黄金国际化发展密不可分。概括来说,国内商业银行的黄金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国内商业银行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参与国际贵金属市场。参与初期主要以熟悉市场规则、满足政府与特定客户需求为主,整体业务处在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功能性高于市场性。
这个阶段持续了20年之久,一方面由于境内黄金市场仍然处于管制状态,个人与企业需求有限;另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走出国门时间尚短,需要时间积累经验,因此在国际化市场参与过程中维持稳健步伐。可以说,国内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新来者,并不急于快速开拓市场,而是静待机会、谋定而动。
二是积累阶段。在2002年-2008年,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相继批准批复商业银行开办黄金业务,国内商业银行开始进入到黄金业务的快车道。在此期间,大型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个人账户黄金业务和个人实物黄金业务,初步构建起基于境内外黄金价格的个人产品雏形。
特别是境外账户黄金产品,该产品为国内商业银行自主发行的创新性黄金产品,首度为境内个人客户打开了参与国际黄金投资交易的大门。除了商业银行外,上海黄金交易所也顺势推出黄金现货延期业务,以及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黄金期货业务,标志着境内黄金市场“铁三角”形成。
总体而言,在该时间内黄金市场虽然日新月异,但客群的产品认可度及业务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银行及其他机构更侧重于产品设计、制订规则及搭建系统,为下一阶段整体黄金市场的崛起做好准备。
三是快速发展阶段。在2008年-2012年近5年的时间里,随着次贷危机爆发,黄金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境内投资者投资贵金属热情高涨。部分大型商业银行甚至专门设立贵金属部来推动黄金业务的发展,境内黄金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期。
在此期间,国际黄金价格从800美元/盎司最高升至1900美元/盎司上方,涨幅一度高达150%以上;而国际白银价格涨幅更甚,一度涨幅接近300%至50美元/盎司。价格的上涨造就了境内贵金属交易市场的空前火爆,客户数量与业务规模均快速扩张,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单单账户贵金属业务就能实现万亿元人民币/年的交易量,而上海黄金交易所上市的具有杠杆属性的现货延期类产品也同步迎来井喷。
除了规模的上升,黄金市场的繁荣也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温床。特别是国内商业银行,充分学习了境外银行的运作模式,除了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黄金交易业务,更推出各类黄金定投产品、黄金理财类产品,境内黄金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场面。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商业银行凭借巨大的交易量,一举成为境外黄金交易市场举足轻重的参与者,在国际黄金市场的影响力快速上升。
四是多元发展阶段。2013年之后,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开始高位回落,境外黄金受到价格与监管的双重打击,整体市场开始减速。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境内黄金市场反而热度不减。
虽然黄金价格进入了回调期,但金价变便宜,更加刺激了国内投资者的实物需求。国内商业银行每年的黄金进口量不断增加,而“中国大妈”式消费也成为了当时黄金市场景气的写照。
在此期间,商业银行也注意到了客户对黄金业务的更广泛需求,并适时调整业务方式,由此前交易导向型逐渐向满足多元化需求发展。比如商业银行利用网店优势,参与实物黄金业务;又比如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黄金租赁业务,满足黄金产业链客户的各项金融需求。自此以后,国内商业银行基本形成了集交易、融资、实物和理财的业务框架,进入到了境内黄金业务的成熟期。
五是崛起阶段。通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黄金市场已实现了体量的飞跃。这包括黄金产量、消费量一跃成为全球领先,而商业银行自身黄金业务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在体量上,我国黄金业务已具备了比肩国际黄金市场的实力。但事实上,我国在国际黄金定价权上仍缺乏话语权,这与我国黄金市场的体量并不相称。
为了改变“东方用金、西方定价”这种不合理的格局,加快推动我国黄金市场国际化战略就成为各方共识。上海黄金交易所2014年推出国际板以吸引境外机构参与到国内黄金市场,目前年成交量可以达到7000吨以上;2016年推出“上海金”定价,打造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定盘基准价,作为对现有国际黄金定价模式不能很好反应出我国黄金供需状况的一个补充,目前年成交量也超过1000吨。
除此之外,国内商业银行黄金国际化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其中最瞩目的便是国内商业银行开始陆续出现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会员的名单之中。LBMA是全球最大的现货黄金场外市场和全球现货黄金的定价中心,也是全球黄金和白银市场最具影响力的自律组织。LBMA指定的黄金和白银可供交割规格标准已被全世界贵金属市场和参与者视作通用标准。自2015年开始,除了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获准成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会员外,共计7家中资银行或中资控股银行相继成为LBMA普通会员,其中3家为伦敦金直接定盘商。这标志着中资银行在国际黄金定价权上有了一席之地,在国际黄金市场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
自黄金市场开放近20年,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国际化道路一步一脚印,逐渐从体量扩大发展至今音量扩大,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来者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具备一定话语权的“圈内人”。不过需要清醒认识的是,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参与到国际黄金现货市场,但目前参与方式仍较为单一,且规模也无法与境内黄金市场相提并论,因此短时间内还无法真正做到国际黄金现货市场与境内市场的有效融合。
另一方面,国际黄金期货市场是一个更大的市场,其交易规模数倍于黄金现货市场,虽然部分国内商业银行也参与国际黄金期货市场,但目前仅停留在委托代理交易层面,参与度仍然较低,若中资机构要进一步扩大国际黄金话语权,参与国际黄金期货市场并扮演重要角色将是未来可见的发展方向,这对于刚刚加入LBMA的中资机构来说任重道远。
平安银行的黄金银行之路
随着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的累积,民众投资黄金热情高涨,黄金产业融资需求不断上升,黄金利率市场、远期市场、掉期市场不断发展完善,黄金支付清算需求日趋强烈。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黄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黄金金融已经成为投资界公认的下一个风口。但是,这些平台并没有合格的准入资质,存在庞氏骗局、非法集资、股东自融等嫌疑,亟待监管规范,否则将引起很大的社会问题。因此,亟待建立正规的黄金金融平台,引导黄金金融发展和创新,为社会提供规范标本,促进黄金商品及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平安银行经过数年黄金市场耕耘,自身黄金业务在资质、人员、产品、创新、系统、盈利等方面已建立了明显优势,因此为满足黄金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在参考了国际主流银行的黄金业务模式,并融合了我国黄金市场的实际需求后,平安银行在2014年率先提出了黄金银行概念。
总体来说,平安银行的黄金银行主要实现四个功能:
一是充分挖掘黄金金融属性,建立黄金清算的“中央银行”。在平安银行现有黄金体系基础上,以黄金实物与黄金货币互通为基础,以黄金货币化为核心,充分挖掘黄金金融属性,拓展交易、融资、投资、理财、清算等业务,同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号召,落实国家倡议精神。以民营黄金银行的方式形成黄金体系的“中央银行”,而实际控制权仍保留在国家主权手中,有助于我国在形成实质上的产业控制时,避免其他国家和政府的警惕。在目前国际贸易摩擦上升、民粹主义抬头的国际局势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是建立民间黄金储备库,形成对官方储备的强力补充。黄金储备作为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储备量的多寡关系到一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资信程度。它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这种作用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相当显著的。平安银行有意愿建立专门的民间黄金储备库,成为官方黄金储备的重要补充。
三是扶持产业发展,建立产业投资发展基金。随着国内黄金产业发展,勘探、开采、选冶、交易、投资、加工和零售的全产业链已经形成,针对贵金属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可以推出不同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银行深度参与黄金产业链的全部环节。
四是强力整合资源,迅速做大做强黄金银行品牌。平安银行以全国领先的贵金属及商品业务平台为依托,致力于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和核心品牌形象之一,并达成如下的核心目标:
零售客户:黄金银行专属零售客户新增500万,总零售客户超过800万,新开户客户一半为非本行客户,活跃客户突破10%;
公司客户:贵金属对公客户突破1000家,涵盖勘探、开采、加工、选冶、投资、消费、零售等整个产业链,成为行业客户的首选金融服务商;
利润创造:创造数十亿元人民币的非息收入,争取成为行内最大的非息收入来源之一;
市场地位:保持股份制银行综合排名第一,稳步跻身全国银行三甲,在产品、交易、风控、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引领市场;
品牌建设:黄金银行、“平安金”成为平安银行乃至平安集团的核心品牌形象,在全国以至国际平台上获取相关荣誉。
通过打造具备以上功能的黄金银行,平安银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黄金生态圈,真正做到上至国家战略精神的捍卫者、中至黄金产业链的协同者、下至连接客户的实践者。
本文标题:一条具备国际视野的黄金银行之路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huangjin/48587.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1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6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