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黄金 > 长安十二金器

长安十二金器

全文导读

作者:斌五爷
缘起
“长安十二时辰”播到现在,全剧气氛最紧张也最催泪的部分——“暗桩”小乙之死,想必列位已经看过。同时还有一个名字被大家记住了:“何家村” ,还有那“代表着

作者:斌五爷

缘起

“长安十二时辰”播到现在,全剧气氛最紧张也最催泪的部分——“暗桩”小乙之死,想必列位已经看过。同时还有一个名字被大家记住了:“何家村” ,还有那“代表着大唐最高工艺的1356件金器”。

编剧杜撰?还是确有此地?

如有此地,位于何处?

真有此地,所藏金器是否如此之多?

若有金器,精美若何?

金研院今儿就给各位看官依依道来……

NO.1

何家村,确有此地!

上长安舆图,

红色圈圈处。

在唐代,位于长安城的兴化坊中部偏西南方向;

在现代,属于西安市碑林区,还叫何家村。

NO.2

岂止藏金,还有大量精美器物

惊现:

1970年10月5日,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发现了:

两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巨瓮

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大银罐

巨量:

出土文物1000多件:

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

金、银、钱币466枚,

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带10幅,玉臂环1对,金饰品13件,

另有金箔、玉材、宝石等

多金:

金器总重达298两(唐大两,合今45克),大约是13.4公斤。银器总重3700多两(唐大两)。

NO.3

皇家御用,盛唐之美,国之重宝

这些金银器做工精细,造型精美,艺术价值极高,均是唐王朝的皇家用品,都是国宝级文物,更有部分珍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中国国宝级文物的有3件,定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的有数十件:

兽首玛瑙杯:海内孤品,中国政府禁止其出境

鸳鸯莲瓣纹金碗: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

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银壶: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

看到这里,

清楚了吧,

兴奋了吧?

下面

^

^

^

^

^

^

金研院从众多出土文物中,遴选了有代表性的十二件,让大家过过眼瘾。

且封为:

(金研院精心遴选,不代表考古学术评价,排名不分先后)

NO.1 

鸳鸯莲瓣纹金碗

此碗上层莲瓣以珍禽异兽为主,分别錾刻鸳鸯、鹦鹉、鸿雁、鹳翎、鹿、狐、獐、兔、鸭等;下层莲瓣刻忍冬花草纹。莲瓣上空白处装饰飞禽和云纹。鱼子纹打底。这也太好看了吧!就已出土的唐代金碗而言,这件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是仅见的最富丽堂皇的金碗。

划重

炸珠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的圈足一周有一圈非常细密的小金珠排列在一起,这是当时唐代的工匠采用了一种叫做炸珠工艺制作而成的。

所谓炸珠,通俗地说就是金液和水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度差,二者相遇时会发生迸溅,当时的工匠们将黄金溶液滴入温水中,炸出细小的金珠,然后从中选择质地比较均匀的焊接在器物表面。

这一古老的技法,看似简单,其实涵盖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电镀工艺、抛光工艺等一些列复杂工艺。在唐代,没有任何机械仪器的条件下,这样的技术非常有智慧。

NO.2  

鎏金蔓草纹银羽觞

这件羽觞在工艺上采用鎏金錾花的方法制成。各式花纹以满地装的艺术手法布满整个器物,加之刻花处鎏金,黄花白地,富丽堂皇,充分显示出唐代金银器成熟大气之美。

划重点

錾花

錾花是使用一整套具有各种基本图形的錾子,通过锤击錾子,使金属表面呈现凹凸花纹图案的一项工艺。

錾花工艺是一项古老的工艺。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与镌刻和雕刻不同,在錾花过程中并无金属材料被削掉。

錾花工艺服务于两个目的,其一,制作仅从正面敲击的錾花金属首饰;其二是,当从背面敲击做成浮花制品后,再从正面敲击以增强其效果。

NO.3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

杯体光滑的器腹表面上,由上下两端相对的四对如意云头纹分割成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中装饰一朵团花,团花由锻打的扁金片构成,焊接在杯腹表面,形成立体感极强的装饰。

划重点

金筐宝钿

可以想象下这件金杯当年的完整面貌,在其杯身的纹饰内曾经镶嵌有五颜六色的宝石!

“金筐宝钿”就是指器物表面焊接有金丝编成的外框及细密的金珠,再镶嵌以宝石。现在,虽然宝石已遗失殆尽,可当我们面对这件依旧金碧玲珑、流光溢彩的艺术品时,仍能感受到它令人屏息凝神、继而惊叹的美。

NO.4  

唐伎乐纹八棱金杯

杯体为八棱状,束腰,器体厚重,浇铸成型。杯身每面以錾出的联珠为栏。主题纹饰为八位手执乐器的乐工,分布于八个棱面。乐工手执竖箜篌、曲项琵琶、排箫等。诸乐器隋唐时期属西凉、龟兹、高丽乐器种类,而乐伎的服饰和发式则具有当时粟特族特色。故此,金杯无论造型还是装饰风格都有着浓郁的域外特征,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盛世大唐,包罗万象!

划重点

浇铸

浇铸工艺是指将金熔化为汁液,采用范型(多为精密蜡型)浇铸,黄金的浇铸工艺与中国青铜器皿制造方法相同,只是原料不同。

NO.5  

金镶玉臂環

玉臂环由三段弧形白玉衔接而成。虎头用金片采用錾刻、锤击制作而成。虎头内侧用两颗铆钉铆接。构思巧妙,制作精细。“金镶玉”寓意为“金玉满堂”,象征着财富和才学,在唐代文物中十分罕见。

划重点

金镶玉

金镶玉指的是以玉为主,金为辅,在玉石、琥珀、珊瑚、陶瓷等工艺品表面包金工艺的称谓。最早的金镶玉工艺是为了弥补玉石上的裂痕、杂质等缺陷。它的制作工艺讲究的是“镶”,而不是“贴”“粘”。金镶玉的工艺又分为“包镶”“卡镶”“爪镶”“钉镶”“微镶”。

NO.6  

赤金走龙

龙的形象多为出没于云水间的飞腾之姿,而赤金走龙却完全打破了常规,这一组小金龙,最高的2.8厘米,最矮的2厘米,身材纤细,阔嘴伸颈,头顶双角,长尾卷舒,可谓是仙气十足。根据专家分析这组奇特的小龙是“投龙祭祀”仪式中所用的法器。投龙祭祀的活动来源于道教信仰。古代帝王祭山用“埋”,祭水用“沉”。到了唐代,又逐步形成了沉埋金龙玉简的礼仪。因此,赤金走龙或许是担负着为大唐王朝驱邪、避妖、镇灾,以及祈求帝王长生不老的愿望而被埋下的。

划重点

掐编

这批走龙的铸造工艺精良,其制作方式是,首先用金条先掐编出身体,然后插上尾巴和角,最后用錾子錾出鱼鳞纹。

NO.7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整件器物锤击成型,花纹平錾,通体装饰,图案繁复华丽,此提梁罐造型雄浑典雅,纹饰富丽堂皇,锤揲、錾刻、鎏金、焊接技术高超,是唐代金银器中的精品。纹饰鹦鹉源自唐人喜好,鹦鹉因美丽能言,成为唐代王公贵族喜爱的宠物。因此,各地常把鹦鹉作为“土贡”进献朝廷。与此同时,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唐王朝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天竺、波斯、林邑等国也经常向唐王朝进献鹦鹉。

划重点

鎏金

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关于金汞剂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而关于鎏金技术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代。

NO.8  

鎏金双狮纹银碗

碗中双狮的对称布局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中均衡对称的要求,而双狮口中的折枝花和碗体装饰的如意云头纹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纹样。这种在碗壁上以锤揲技术制作出凹凸纹样的手法在古代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都十分流行,它是西方器皿特有的风格,更是西方古老的文化传统。

双狮纹银碗的碗体上捶揲出一周如意云头,使整个银碗的外形饱满厚重,极富立体感。可以看出,唐代工匠们并不是单一地借用外来文化,而是将其有机地与本国的文化统一起来。这件文物被认为是体现中西方艺术交流的精美佳作!

划重点

锤揲

锤揲是最主要的金银器成形工艺。这种工艺可充分利用了金、银质地比较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用锤敲打金、银块,使之延伸展开成片状,再按要求打造成各种器形和纹饰。

锤揲工艺成熟于唐代,至宋代,获得了更为巧妙的应用,并对瓷器工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NO.9 

素面金盒

素面金盒为圆形,素面,通体光洁,以子母口扣合。盒盖与盒底均隆起成慢拱形,盒的上下子母口扣合紧密。无论怎样转动均严密无缝。盒底与盒盖口部圆形十分规范,精密度之高,令人叹服。金盒制作精良,工艺娴熟,技术高超,是一件难得的工艺品,是唐代黄金加工工艺水平的代表。

划重点

麸金

出土时金盒里面装有麸金,麸金是砂金的一种,唐代不仅盛行服用丹药,还服食少量的黄金,认为黄金与丹砂具有强身延年的同等效果。可见,它不是皇室和权贵们的供赏品,而是丹家盛放丹药的药具。

NO.10

金梳背

纯金质,半月形。在顶部相连的双层半月形金片上,掐丝焊接出繁复的花纹。中空,为梳脊上的装饰。是唐代掐丝焊和炸珠焊接工艺的杰作,金珠大小一样,焊口平直,看不出丝毫焊缝,经历一千多年,仍然没有开裂、脱落,令人难以想像,堪称金银细工的典范,堪称唐代金银器装饰品中的杰作。

划重点

掐丝焊

金的延展性能很好,1克纯金可以拉成直径0.00434毫米,长3500米的细丝。用金丝掐制成花形,然后再焊接在器物上,称掐丝焊工艺。

NO.11

狮纹金铛

何家村窖藏发现的金银铛中最华丽的一件。内底饰一浮雕海兽,外围一周变形绳纹;外壁饰十条斜曲突棱,分壁为九斜格,格内分别饰蔓草、鸳鸯等图案,地饰鱼子纹;足上部为蛇头,蛇嘴伸出一兽爪,组成铛足;柄作张嘴龙头状,构思新颖,形式多变。铛内底还饰有高浮雕式的双狮在奔跑嬉戏。整体构图协调华美,体现了唐代金银器富丽华美的特点。

划重点

瑞兽

狮子,古称“狡猊”,原非中国本土所产,而是来自于非洲、西亚等地。强大的唐王朝威名远播,不时有远方诸国前来进贡、交好,狮子充任进贡之厚礼。唐代文献中多次提到康国、米国、波斯、拂菻、吐火罗、大食国等地献狮子。狮子来自远方,处于西域文化和华夏文化的交叉点上,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更显威仪;同时狮子作为瑞兽形象,长期与中国灵物共居显位,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象征。

NO.12

镶金兽首玛瑙杯

此件文物不属于完全意义的金器,器物的嘴部是用黄金制作。但此物太过重要,太过精美,故作十二金器的压轴之物。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金灿灿的兽嘴与红艳艳的玛瑙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它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划重点

禁止出国

按照中国政府规定,下列文物被禁止出国展览:

历代出土古尸 ,

宗教场所的主尊造像,

质地为象牙、犀角的文物,

元以前书画、丝作品,

宋、元有代表性的孤品瓷器。

各位看的过瘾不?

如果有机会去西安,一定不要错过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何家村出土文物展。可透过一件件精美的金器,去感受那迷人的“花舞大唐春”。 

有人说金子俗气,其实,俗气的从来不是金子,而是人心。

大唐的盛世已经成为历史,当今的盛世正向亿万中国人徐徐走来,盛世里黄金将会更加光芒四射!

90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长安十二金器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huangjin/46173.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全球不确定性加剧!黄金走势暂时挣扎 静候新的指引

下一篇:黄金刚刚触及1415、多头正准备“冲刺”?今夜两件大事恐冲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