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黄金 > 黄金人踏上南极

黄金人踏上南极

全文导读

作者:卫继敏  王凯
本期导读:
2018年12月24 日,作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之一,第四次随队参加南极科考的卫继敏又重返阔别一年之久的“家”——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从黄金

作者:卫继敏  王凯

本期导读:

2018年12月24 日,作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之一,第四次随队参加南极科考的卫继敏又重返阔别一年之久的“家”——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从黄金企业员工到南极科考队员,卫继敏用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诠释了黄金人担当奉献的时代精神;也正是因为他,锦丰矿业与南极科考有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体现了黄金人浓浓的南极情结。

为什么要去南极?

南极有黄金吗?

科考队员的工作和生活是怎样的?

重返工作岗位的卫继敏和金研院分享了他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的经历……

当我踏足南极的那一刻,就注定拥有了同龄人难以拥有的记忆和情怀。

我祖籍江苏无锡,在很小的时候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来到贵州。2008年,我入职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在移动维修岗位上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做起,经过几年的成长,先后担任维修计划员、井下材料员、井下炸药库主管,主要负责井下采矿所需的生产材料供应管理和井下行政后勤管理。

现在回想起曾4次参加南极科考工作的经历,特别是作为黄金人参加第29次、第34次南极科考工作,觉得特别骄傲自豪。虽然在南极的日子每一天都异常艰苦,但同时也觉得弥足珍贵,这将成为我一生最难忘的记忆。

这是长城站全景和长城石。

中国南极科考队是由国家海洋局组织,自1984年建立了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以来,并且陆续建立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等,每年都会组织相关科研课题并选派后勤保障人员进行常年驻守考察,使我国在世界上对南极大陆拥有话语权,对主权要求以及资源开发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在长城站是负责发电的站务班班长,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发电机组的监控、维护保养以及相关工作。电力可以说是整个站区的心脏,没有了电力不要说科考了,生存都会有问题。

成为南极科考队员,对我来说是荣耀,更加是责任。从事机电维护工作时,一刻也不能马虎,因稍微的疏忽,则有可能导致科考站停电甚至瘫痪,这不仅仅是工作失误,更重要的是关乎祖国荣誉和在世界的声誉。

特别是锦丰公司培养了我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中,我用“锦丰眼光”审视工作中的问题,结合几次参加南极科考和锦丰工作经验,我向站区领导建议将锦丰在安全、环保方面追求卓越的安全和“CI”理念融入到科考站区管理工作中。

一次我在南极科考站区发电栋值班时,突然工作中的发电机组冷却水管道爆裂,我立即予以抢修,迅速启动了备用机组。同时沉着冷静地分析原因并进行维修处理,独自完成正常需要3个人协作的并机发电,保障了科考站区供电不间断运行。爆裂的管道进行应急处理后我将情况向站长做了汇报,被站长作为典型予以通报表扬。

有时我们在协同工作时,其他国家的科考人员会给我们竖大拇指。在南极,每个科考队员都是代表祖国的。

锦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荣说,这是为祖国荣誉奉献黄金人的一份微薄之力,也彰显了锦丰作为央企的社会责任担当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参加第34次科考工作,到了站上以后,觉得环境比以前要好得多了,不仅有了电视电话,网络也通了,取暖也有了锅炉,我们由衷地感恩祖国。

每次在长城站小广场前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那无比熟悉的五星红旗在南极科考站冉冉升起时,我心里想的是这时候祖国和家人就在地球的另一面,距离在1万公里以外,眼泪止不住地就流下来了。但想到我们此次越冬的十几个人代表了13亿多中国人驻守在这里,对外界我们的名字就叫“中国”,那种自豪感、荣誉感强烈地冲击着胸膛。

我们日常的娱乐就是和到访的企鹅聊聊,给赖着不走的海豹拍个艺术照。

以及驾驶小艇出海钓个鱼。这是我钓到的南极鱼。想不想知道酸菜南极鱼是什么味道?

喧闹的夏天过去以后,度夏的队员,来访的记者,游客甚至企鹅都离开了,只剩下标示牌标明了我们与家乡的距离。

天独处在宿舍的孤独感,寂寞感实在让人无法安心,而我作为一个来过多次南极的老队员,心里准备是很充分的,不仅帮助站长管理搞活动活跃气氛,而且利用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为大家改善伙食,比如我自己做糕,泡泡菜,做甜酒,轮到我主厨那天更是做了一桌子川菜给大家打牙祭开胃口。

看看我们的伙食还不错吧。

在地球的寒极、旱极、风极,我们科考队员就是挑战极限的追梦人。

55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黄金人踏上南极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huangjin/45204.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今晚鲍威尔讲话在即 黄金低位承压在即?

下一篇: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力挺鲍威尔 不认同特朗普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