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黄金 > 【沙画里的柴矿故事】我家就住在矿区南大门东数第三家

【沙画里的柴矿故事】我家就住在矿区南大门东数第三家

全文导读

作者:李泽海  赵秀春  李有馥  于婷婷
本期导读:
站在矿区之巅
翘首北望 
是柴矿那绵延俊美的山川
大自然呐 
给玉龙儿女规划了大好河山 
还在地层深处预留了 
金灿灿

作者:李泽海  赵秀春  李有馥  于婷婷

本期导读:

站在矿区之巅

翘首北望 

是柴矿那绵延俊美的山川

大自然呐 

给玉龙儿女规划了大好河山 

还在地层深处预留了 

金灿灿肥沃的资源

于是啊,柴矿儿女中 

就注定要有那么一些人 

与黑暗为伍,与大山为伴 

金子的形成 

绝非完成于一瞬间 

矿工的秉性 

历经了千锤百炼

我是一克金 

照亮柴矿,耀眼山金

柴矿精神的火种 

沥沥在心,世代相传 

这是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一位普通矿工的诗作(金研院节选)。这一家有4口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山金人”!他们为我们讲述了这个曾经在人们口中“快不行”了的柴矿焕发青春的故事,以及柴矿人的忠诚和坚守。

父亲

李泽海(选冶车间维修电工) 

南大门对着的青石路,有我妻儿最亲最美的守望!

我们是柴矿家人,我和妻子都工作在柴矿。我们在柴矿相识、相恋、结婚、生子。30年前,我家就住在矿区南大门东数第三家。

柴矿家人对昨天最美的记忆就是南大门对着的青石路和自家小院的樱桃树。那是在柴矿最困难的时期,资源危机、品位下降、黄金跌价。企业生产陷入低谷,不少同志纷纷离岗经商。

我和妻子从未动摇过。自从我走下三尺讲台,弃教从企,作为一名柴矿人,我就立志自学成为一名好电工。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不会电到懂电,到精通电,先后成为了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通过运用我平时所学的知识和亲身实践,在2009年选冶车间新厂房的扩建中,我和同事们完成了各种高低压电气设备、电动机、变频器及配电柜的顺利安装,并一次性试车成功。

“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是我的工作作风。为了节能降耗,为企业减少电费,前不久,我和同事在车间各个配电室分组装置了无功补偿柜,使功率因数由原来的0.96提高到0.99,电流下降250多安培。据初步统算,为公司年可节省电费75万余元。

30年来,我坚守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对自己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就这样年复一年。南大门对着的青石路,有我妻子和儿子对我最亲最美的守望。

下班后,当我大步走在青石路上,踏着路上对称的青三角,就会看到妻子和儿子欢呼雀跃的笑脸。柴矿家人的生活就像小院里的樱桃树上挂满的红灯笼,永远洋溢着喜庆和企盼。

母亲

赵秀春(原化验室质检员,已退休)

遇到“好婆家”,柴矿又活啦!

当年在山东黄金还没有收购柴矿之前,柴矿发展的十分不景气,最困难的时候都是在工人手里面借钱发工资的,到后来就将公司的股份转让给了全体员工。

这个时候人心惶惶,好多的工人主张卖矿。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当年的马春明老矿长,只要他一听到有人要卖矿就气得破口大骂。他说:“柴矿是我们一辈子的心血,我绝不允许任何人随随便便将它卖掉。就算要卖,也要向嫁姑娘一样,给她找个好人家!”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8年柴矿真的遇到了她的“好婆家”——山东黄金集团。从此柴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山东黄金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生机。新的选冶车间建起来了,新的设备安装使用了,新的管理制度、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新一届领导人一起走进柴矿,柴矿又活了!

化验室员工定期去山东黄金技校培训学习,专业技术越来越娴熟,原有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扩充和更新。各个岗位各个工种都是如此。老伴在集团政策的支持下自学通过了高级技师的专业考试,那个年代通过考试的可没几个!

加入山东黄金第三年,在年度职工表彰大会上,我被评为年度工作标兵,第一任山东黄金老总亲自给我颁的奖,一年后我又荣获三八红旗手称号,在三八妇女节上第二任老总给我发的奖。当年被评为工作标兵,我还得了八百块钱的奖金呢!

儿子

李有馥(安保部环保管理员)

延续前人的光,把它变成柴矿隽永的亮!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柴矿刚刚成立,一群弱冠之年的小伙子就扎根于此,这就是父辈们年轻时的模样。矿山成立之初,资金有限,技术不足,设备简陋,没有先进的勘探手段,他们就人工勘探,肩扛起沉重的钻探设备,一双黄胶鞋走遍了十里八坡;没有现代化大型机械,他们就人工开采,徒手用簸萁装满一辆辆矿车;没有劳动保护用品,他们满身泥泞工作在采掘一线,衣服缝了又缝,靴子补了又补,即使这等艰苦也并不能阻挡柴矿矿工坚定的脚步,他们成为了第一代柴矿矿工,肩负起了柴矿的黄金事业。

可是由于技术落后,黄金品位逐年下降,后来赶上国内金价持续走低,矿山效益低迷,企业面临改制,有一部分人意识到矿山即将面临下马和倒闭的危险,纷纷提前买断辞职,寻求安身立命之所,但就是在这样捉襟见肘的艰难时期,还有一部分柴矿矿工留了下来,他们倾尽了半生的心血不忍看着它没落衰败,于是留下默默耕耘。

2008年,柴矿终于迎来了春天,山东黄金集团以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目光给柴矿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新鲜血液,从此柴矿融入了山东黄金这个大家庭,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座20年的老矿山有如凤凰涅槃般,又焕发出蓬勃生机,一批批开疆拓土的对外开发将士跨海而来,事不避难,他们勇敢朴实地扎在这片土地上,即使一年四季看不到大海,即使一年四季难得与家人团聚。新探矿竖井拔地而起,千吨级树脂提金工艺国内领先,年产黄金顺利破吨,员工收入和幸福感逐年提升。

如今,历经时光之洗练,我也成为了一名柴矿矿工,是山东黄金给了我成就自我的平台,让我懂得了一个柴矿矿工应有的忠诚和责任,我希望我也能延续前人的光,把它变成柴矿隽永的亮。我希望无论到哪一天,我都能不忘走进柴矿的初衷,铭记柴矿矿工应有的忠诚和责任,我也愿意把自己嵌在柴矿成长的年轮里,用我的一生温润脚下这片土地,永恒而卓远!

儿媳

于婷婷(运营管理部调度员)

一千多公里有多长,他们的思乡情就有多深!

2018年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平凡的一年,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工作、结婚,融入到一个新的家庭。走过那条金秋九月的柏油路我走进矿山,第一眼就看到了山东黄金集团的理想目标:让尽可能多的个人和尽可能大的范围因山东黄金集团存在而受益!这是我对山东黄金的第一印象——高大、敬畏、温暖和依靠。那一刻,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该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山金人?

终于在柴矿人身上我找到了答案!

在矿部门口到办公室的那条柏油路上,有一天我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哎,你今年五十几了?”“我今年55了,都工作35年了。”“咱们刚来矿上的那会儿还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说完两位老前辈深吸了一口气,其中一位用手紧了紧衣领,相视,摇头笑了。我向周围望去,原来好多柴矿人都是和他们一般的年纪。对,就是他们!一份工作,一辈子;一辈子踏踏实实做好一份工作!这就是柴矿人坚守和忠实!就是这样一群人,用他们的青春守护了柴矿35年的兴衰荣辱。

十年磨一剑,柴矿往昔峥嵘岁月历久弥新。2018年柴矿成功闯进吨金矿山的大门,再一次巩固了山东黄金对外开发桥头堡的地位。

我有幸见到了柴矿合作开发十周年总结会的盛况,那一次我又深刻地认识了新一代的柴矿人——来自山东省的对外开发人员。在会上,集团对他们中代表进行表彰,其中有四位是在柴矿工作了十年的对外开发人员。

山东省距离内蒙古一千多公里,这一千多公里有多长他们的思乡情就有多深。但他们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里,选择柴矿。一来就是十年光景!十年青春!十年无悔奉献!十年间他们与柴矿共同发展,在柴矿山东话和赤峰方言的无障碍交流,也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在所有“山金人”的共同努力下,新探矿竖井拔地而起;小型百吨选冶车间发展成为今天千吨级生产规模;最原始的选矿流程转变为今天的树脂吸附新工艺;一项项生产实例转化成为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柴矿从传统的民营企业转变为以科技创新为不竭动力的现代矿山企业。随着新一代年轻柴矿人到来,也为柴矿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那就是传承、那就创新!

柴矿远离城市的繁华,竟自绽放在大山脚下,但他并不闭塞,伴随着数字电子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他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这就是这个时代赋予柴矿的发展魅力。这就是柴矿人的希望!

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也将会成为他们!我希望那个时候的自己站在柴矿面前,可以自信的对她说:你好,柴矿。

进入新时期以来的柴矿人,锐意创新、积极探索、内扩外张、横向拓展,坚持做大做强,明确“打造山东黄金驻省外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发展前景最优的区域一体化矿山”建设愿景,全矿298名像李泽海一家这样积极奉献的职工,形成的条条支流共同汇入属于新柴矿的星辰大海,共同开启“山东黄金对外开发桥头堡”赤峰柴矿的新纪元!

49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沙画里的柴矿故事】我家就住在矿区南大门东数第三家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huangjin/40888.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孙晨亮:黄金原油基本面与技术面解读

下一篇:中东局势引发忧虑金价站上1350 聚焦美国5月零售数据